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5013264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二试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初二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人得分一、触摸感悟(2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hu) 问津(jng) B.亵玩(xi) 鸿儒(r)C.箬篷(ru) 篆章(zhun) D.决眦(c) 幽咽(y)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2、。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B.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偷盗的人不再滋事。4.文学常识填空。(4分)(1)桃花源记选自_,作者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的_。(2)陋室铭选自_,“陋室”的意思是_,该文的作者是_。(3)爱莲说的作者是_,字茂叔,_(朝代)_家。(4)礼记是_家经典之一,西汉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

3、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_。5.默写。(3分)(1)山不在高,_。水不在深,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予独爱莲之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3)大道之行也,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6.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3分)(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7.仿句,内容自定。(4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二、综合运用(诗词赏析)。(8分)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4、,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一首五言 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2分)。 。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2分) .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2分)三、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6、( )(2)甲文的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022题。(2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

7、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忽逢桃花林,_,_,_,_。(2分)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13.翻译下列各句。(4分)

8、(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不足为外人道也。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B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C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9、16.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1分)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1分)(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18.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分)山洞口位于_19.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文中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20.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横线上。(1分) 21.“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1分)草书大王张丞相好草书

10、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gu):责骂。胡:为什么。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2)使侄录之_(3)侄罔然而止_(4)执所书问曰_2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1)皆讥笑之 _(2)诟其侄曰 _(3)汝胡不早问 _(4)致余忘之 _24.翻译下列句子。(2分)(1)此何字也?(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2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10分)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