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0057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3].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主讲教师郭琴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要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情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分别去理解,去体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在

2、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学目标:1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难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靠、啥、刺、甲、

3、炸、却这6个生字。3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策略:本课时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自主读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多。秋天,植物的种子成熟了,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

4、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请两三个同学试读课文,纠正发音。3、出示生字,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 4、小组交流,互帮互学。5、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6、课堂交流。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7、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

5、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1)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朗读课文。(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书写写字,重点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指导观察。要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3、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4、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