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500510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桂梅与语文主题教学近30年的实践与研究,她以语文立人为导向,探索怎样更好地面向全体儿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完整人格。在此进程中,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课程资源、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逐步发展完善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思想和实践体系。并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到学校“1+X课程”的整体构建。她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从个人到团队,从学科到学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探索阶段审视才能前瞻。为破解教学内容碎片化困境,采用亲身实践的方法。从1994年开始探索“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结合一个班,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的六年实践研究,提出“三个超越”的理念。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2、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张翼健鼓励说:“窦桂梅的实践理念是超前的,是在着眼于人的发展”。(二)形成阶段承前才能启后。2000年9月她又带新一年级,跟随课改脚步,结合课标,借鉴西方课程统整理论,尝试将教材中单篇课文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以主题加以统整,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2001-2003年,执教朋友再见了,亲人,以“友情”“伟大的友谊”为主题,一篇带多篇,牵主题一发,带动听说读写全身。在“窦桂梅专业成长思想”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主题教学,人民教育专题报道。霍懋征高度评价:“主题教学是一种创新模式,让教学内容集约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2004-2005

3、年,继续以课例推动。从文本中提取主题,以主题优化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从中提取“好好儿活”,群文共读我与地坛合欢树等,引发学生对“珍惜生命”的深思,促进精神发展。而后加强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如游园不值由“不值”,对比雪夜访戴不遇的“不遇”,体味“不遇中有遇”的主题。2006-2007年,开始实践不同文体的课例。经典诵读,如村居在古典诗词的吟诵涵咏中体味“居安思危”主题,带动相同主题诗词诵读;整本书阅读,如由三打白骨精导读西游记,丑小鸭导读安徒生童话等。把阅读课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了“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内阅读教学化”。又一个六年多的实践研究,丰富了主题内涵,初步形成了小学语文主题

4、教学实践模型。在扬州“主题教学研讨会”上,成尚荣等专家评价:“主题教学因其独特的主题内涵,已经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教学思想”。(三)深化阶段系统才能科学。如何让思想烛照现实,更好提升儿童语文综合素养和核心价值观。运用主题教学思想,借鉴多种理论系统构建,完善教学体系。依据课标,主题统领。把2003年曾提炼出的“三个一”的校本目标,进一步细化完善,前后十余年,出版了12册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7 (以下称目标手册)。 将目标手册转化为儿童的学习过程。主题单元整合学习内容,用三年多时间出版小学语文乐学手册(以下称乐学手册),并用该手册作为载体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魅力牛郎织女等课例,明确以“四维

5、度”为增值点,以儿童乐学、善学为导向的动态课堂,并完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利用主题教学中的整合思维,打破学科分立,实现学科有机融合。2013年执教多学科整合课皇帝的新装、大脚丫跳芭蕾,钟秉林、谢维和、朱小蔓等专家肯定,以此推动学校课程整合,构建“1+X课程”育人模式。又一个六年多的实践研究,重建了课堂形态,形成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位一体的主题教学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以主题整合,优化各学科学习内容、方法及路径,儿童在学科内、跨学科整合中,学有兴趣,学有方法,学有创新。在主题教学的基本思想下,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秉承办学使命,将课程的育人目标描述为“十个一”课程目标

6、: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沿着“十个一”课程目标的思路,学校拟定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1+X 课程”体系。“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强调回到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是基础、是底线。“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X”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X”一是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沿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展开;二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如对卓越学生的扶植一条龙

7、课程,对特殊学生的呵护种子课程,以及学生自创课程等。在“1+X 课程”的结构设置中,一方面强调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接近总课程的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1”与“X”相辅相成,平衡互补,达成课程目标。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研发了学科目标体系,编制出版了每学年一册的语文、数学、英语的质量目标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使课程标准清晰化。指南梳理了每个年级学生应当达成的学习水平,以及教师的实施策略,搭建了课程标准与学科教材之间的桥梁。一册在手,教师能够明确每个学年本学科知识、能力的经纬线,以此为依据,能比较清楚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为优质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