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001851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

2、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

3、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热、变化的天气、振动与发声。一、热1-1.冷与热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整理,研究有关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懂得冷与热的原理。2、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的方式把烫、热、温、凉、冷分开,并说出各有什么特征。3、通过合作实践,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课前准备: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剪成的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体验:今天的天气大

4、家感觉是冷还是热?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手摸一摸预先准备好的两瓶水,一瓶冷一瓶热,并说出触摸的感觉。二、实践探究(一)探究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师:提出:你能不能帮我用冷水和热水采用什么方式能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水?生:分组进行活动 汇报活动可能得到结果:生1:我组倒出了热水、冷水、温水三种生2:我组倒出了烫水、温水、凉水教师:你们很聪明,能倒出这么多种类的水,从中总结出:水的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实践:让学生用手触摸各种水,说出有什么感觉。你们都说出了各种水的特征与作用,重点强调烫水会烫手,以后生活中应小心,避免烫伤,假如真的烫伤了,怎么办呢?生:讨论:假如万一不小心,让烫水烫伤了,用哪

5、种方法好呢?、用自来水止痛。、把水泡弄破。、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生:汇报讨论结果: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这种方法好。(二)探究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师:冷水和热水除了具有冷热特性外,还有别的现象吗?生:分组进行实践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变化。生:汇报观察结果: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在冷水中扩散慢。生:在冷水和热水中,放一些糖发现热水中糖溶得快。生:操作:把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混,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生:各自进行总结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结论)、冷水和热水具有冷和热的特性。、物质在热水里的扩散速度比冷水快。、热水具有上浮性。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些什么

6、?热1-1.冷与热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整理,研究有关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懂得冷与热的原理。2、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的方式把烫、热、温、凉、冷分开,并说出各有什么特征。3、通过合作实践,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课前准备: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剪成的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等。一、 新知学习探究热水上浮的原因。生:合作与交流:再一次把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再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观察变化情况。生:做做想想:把装满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又放到冷水中,又发现了什么?生:汇报结果:发现水在变热过程中

7、重量没有增加,但体积增加了。是因为热水上浮的原因。结论:热水具有上浮力师:同学们真棒,这节课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我们知道了水的作用很大,大家要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虽然本节课没有告诉你答案,但是你通过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把问题一一解决了,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将来会成为一名科学家。1-2.温度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是正常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2)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过程和方法:(1)观察和实验(2)正确使用和生活应用(3)主要的教学方法:迁移法、观察法、发现法、

8、讨论法、实验法情感与发展:(1)通过学习,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科学与医学之日新月异,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造福人类社会”的理想。教学难点:认识温度计结构(玻璃泡、煤油柱、(水银柱)、刻度、摄氏度单位和符号表示、如何读作和写作、探温计内的弯曲位设计)教学重点: 温度计(气温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日常应用教学准备:活动(一):普通气温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 在烧杯内倒入不同的温度的水: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活动(二):气温计的应用活动(三):体温计的应用名括传统型、掌上探温计和耳窝探温计(后两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准备)(重点提醒:传

9、统的医用体温针是用水银做,要轻拿轻放,以免打烂,若打烂了要清扫好现场,但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因水银有毒性。)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任务:(1) 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书本P2的图片和P6的图片,利用第1课冷与热教学内容,用身体感觉到环境的冷与热以及用手去感受冷水、温水与热水,这些全(2) 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P7的图片(但事先把课题覆盖着)。我们可以凭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天气的冷与热,但如何知道具体温度呢?二、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新知(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温度计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的(2)活动(一)认识温度计认识刻度及所表示的意义A、认识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及其单

10、位和符号的表示法B、认识和学会温度的读作与写作(包括0度以下的的读作和写作)C、如何才能准确地读出温度计的度数(使用P9的讨论)(学生可试做)讨论后教师小结:(1)玻璃泡不能位容器底及侧壁,必须浸没在液体中(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即煤油柱或水银柱的上升的进度稳定后)(3)以平视的角度读数实践应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自己小组所用的温度计(把准备好的三种温度计分派给小组)A、根据小组所用的温度计填写P9的表格B、选用哪一种温度计测水温?为什么?C、什么叫量程。温度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是正常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2)

11、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一、 活动(二)用约5至10分钟时间测气温并做好记录(P11):同一时间测量教室内外不同地方的气温(P10)二、 活动(三)测体温A、传统的测体温步骤是好何的?B、为什么要把体温计甩几下?C、体温计内的曲位的的作用(先让学生细致观察体温计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发现法去揭示问题:曲位的作用。老师释疑:曲位的作用是当你把探温计从腋窝中抽出时,受热胀冷缩影响,水银柱在弯曲位断开,让水银柱保持在原来的刻度。这也是为什么重新探测体温时要把体温计甩几下,把原来的甩至低于摄氏35度。(难点)D、认识各种新型的体温计。第一种:红外测温器

12、(预设:如时间许可的,可联系到广东曾发生的SARS病情。第二种:掌上体温计用60秒时间测出你的体温(个别学生实践)第三种:耳窝体温计用1秒时间测出你的体温(个别学生实践)E、 学生讨论:新型的探温计与传统探温计之比较(从好与不好两方面)三、课堂反馈:让学生说说这一节课对温度计又了解了多少。三、 老师总结:我们今天认识了温度计并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与我们生活有紧密联系。还有一些特殊的温度计用在特定的方面(如P13资料所示的),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可利用互联网搜索更多有关温度计的知识。1-3热往哪里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2、通过讨论和收集资料

13、,知道热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了解生活中对太阳能的利用。能力目标: 1、学会简单的科技制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制作曲线图,培养学生对信息筛选、整理、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3、通过经历猜想实验探究结果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1、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求知欲。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热传导的规律,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2、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播放动画:小明的爸爸刚从外面干完农活回来,满头大汗。小明想倒一杯水给爸爸喝,可是水很烫

14、。提问:谁能帮帮小明,怎么做才可以让他爸爸尽快喝到水?提示:想办法将热水的温度降低。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可是你们知不知道,热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降低呢?其中的热量跑到哪里去了呢?(揭示课题)有谁知道关于热传递的一些知识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二、新课教学活动一:水温的变化猜想:提出问题:刚才有的同学说将热水放在冷水里,并适当搅拌就可以让热水的温度降下来,说的很好。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当将装水的杯子放进装有冷水的水槽以后,他们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呢?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热水会变冷,冷水会变热实验设计:提出问题:刚才只是大家的猜想,如何用具体数据来科学地证明呢?(实验)实验设计:(学生讨论)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你打算如何操作这个实验?3、如何记录实验数据?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4、你们小组实验过程中如何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可是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和规范,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大家都使用500毫升的冷水和150毫升的热水做实验,并且每隔3分钟记录一次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时间0369121518热水冷水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醒测量液体温度应该注意的事项。数据收集:实验完毕,请大家整理好实验物品。整理好自己的实验数据,并绘制曲线图。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呢?板书:热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