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理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500015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美术教育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儿美术教育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美术教育理念(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儿美术教育理念好多学画儿童的家长,都被一个“病毒”感染着,那就是“画得要像”。孩子的画是:画出所有的内容,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孩子的画,表达在读者面前的仅仅一个表面,好的教师能穿透表面看到后面的最精彩的局部或隐藏很深还没闪光的“闪光点”。不好的教师看到的仅仅一幅平常的画,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科学的理论是讲道理,艺术的理论是不讲道理。艺术最怕“套路”,最喜欢“花花点子”,孩子画画也是如此.儿童画是个性的表达,创造的表达,是不同凡响,是独一无二。儿童画的画有了这几条,即便是画面“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也是最优秀之作。有好多画画的孩子胆很小,无论老师怎么启发就是画不大。研究说明,胆小的孩子一般

2、意志也薄弱,办事缺乏主动,爱依赖别人,更缺少创新精神。这个现象的形成跟孩子缺乏父爱和母亲过于亲密、依恋及长期生活在“母性群”周围(幼儿园或亲戚阿姨)有密切联系。父亲带给孩子的坚强、勇敢、大度、承受力和阳刚之气是其他人很难替代的,父亲多给孩子玩,多带孩子在“男人圈”里玩,就能解决“依恋”问题。画画不求结果,只求过程;画法不作“统一”,只求“个性”,这就是儿童画。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准确的思维方式,提升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1/4孩子的画,画得自由,就是教师的成功。孩子的画是从抽象走向具象的,但孩子的抽象不是成人理性化的抽象,孩子的具像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具像,而是

3、孩子们自己心里的东西。我们做教师和家长的,在表扬和批评孩子时,不能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要多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要当个有心人,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做到心细些再细一些。要“惜话如金”,不要轻易的表扬和批评孩子,尤其是批评更要慎重。现实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理解了孩子的心理和想法,进入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谈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当好孩子的朋友,孩子才拿你当朋友。孩子就是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再有慧眼,也难穿透“假教育”的黑洞。在这个意义上说,辅导老师的审美眼光及分辨水平还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儿童美术教师,你只有理解了孩子的心理活动,你才有了通向孩子心灵的“通行证”。孩子在看问题时,仅凭感觉或直感,还不懂得理性思考,孩子奇异美妙的幻想与想象几乎占了生活的全部。他们相信一切神话、童话都是真的,家长一定不要告诉他们“灰姑娘是不可能骑着由动物变成的马车参加王子舞会的,孙悟空不可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明白这不过是神话故事,实在没必要这时扫孩子的兴。辅导孩子画画也应象管理孩子那样“管而不制”,更像抓沙子“抓而不紧”,才能抓住沙子,把沙子抓紧了,反而抓不住沙子。辅导老师应给孩子留下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