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54995973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69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培训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义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2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颅脑损伤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脑干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循环障碍、去大脑强直,严重时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治疗原则:重型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原则。3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分型1、轻型 (1)伤后昏迷时间O30分钟;(2)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3)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单纯性

2、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2、中型 (1)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2)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4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3、重型(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4、特重型(1)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5重型颅脑损伤的

3、治疗原则现场救治 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1 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6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2 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3)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

5、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以上(1)(4)均加入录象资料显示具体过程7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2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往往是因为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骨折、头皮裂伤等造成内出血或外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引起循环功能衰竭。但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而不宜补充大量液体或生理盐水,因此及时有效的制血,快速地输血或血浆是防止休克,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3 局部创面的处理:以防止伤口再污染、预防感染、减少或制止出血为原则,可在简单清除创面的

6、异物后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并及早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4 防止和处理脑疝:当患者出现昏迷及瞳孔不等大,则是颅脑损伤严重的表现,瞳孔扩大侧通常是颅内血肿侧,应静推或快速静脉点滴(1530分钟内)20%甘露醇250毫升,同时用速尿40毫克静推后立即转送,并注意在用药后患者意识和瞳孔的变化。8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并发症1、脑疝:为最严重并发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尽快改善脑缺氧状况,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监测尿量,监测颅内压。2、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或排痰障碍者,行气管切开,必要时痰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3、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4、上消化道出血:留置胃管,观察胃

7、液,保护胃黏膜5、在出血:保持血压,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持患者安静状态,防止躁动。9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1、急救:(1)症状观察及护理:首先了解病人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特别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颅内出血、脑疝、机体其它部位的合并症。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滴注脱水药;对疑有颅内血肿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

8、开。(3)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10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4)转送病人:当病人休克得到初步纠正,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方可转送;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和骨折时,应先初步处理合并症再转送,转送中应准备好急救物品,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2、一般处理:(1)卧位: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半坐卧位;有脑脊液耳漏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2)预防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常规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

9、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严禁阻塞,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每日测体温4次,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11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3)高热护理:感染或脑干损伤均可引起高热,应查明原因。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冰毯,必要时进行低温冬眠疗法。(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

10、生。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药,应由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12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5)冬眠的护理:冬眠疗法是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状态。广泛脑挫裂伤,脑干、丘脑下部损伤伴有中枢性高热者,采用此疗法,以达到镇静、安眠、降低脑组织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以保护受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常用药物有冬眠号合剂。护理时应注意:遵医嘱选用适当的冬眠合剂,待植物神经受到充分阻滞,机体御寒反应消除,病人进入昏睡状态后,再加用物理降温措施。因为,如果没有冬眠药物的保护,36以下的低温可使机体产生寒战,从而增加机体耗氧,并消耗能量。降温以肛温32-34为宜,冬眠

11、时间一般为3-5天。病人房间应保持安静,光线较暗,室温在18-20。有专人看护,并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病人应平卧,搬动病人或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前观察并详细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以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血压和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13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冬眠药物最好静脉滴注,以便通过滴速的调节控制冬眠深度,使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范围内。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超声雾化吸入,以防止肺炎的发生;仔细观察皮肤及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并给予按摩以防止发生冻伤及褥疮等并发症。停止冬眠治疗时,应首先停止物理降温,再停用冬眠药物。停止冬眠后,病人体温会自然升高,如因药物蓄积使复温困难时,可使用热水袋等方法升高。(6)营养支持:颅脑外伤或术后采用静脉输液补充热量,输液总量一般不宜超过1500ml,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或发展。以后可根据病人的意识状态和胃肠功能改为流食或鼻饲饮。(7)健康指导: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较长,其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病情常有变化,因此护士要做到主动、细致、认真、负责。要指导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取得家属的配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14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