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99235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初探近年来,国际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教育产业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又迎来一个新的时期。我国加入WTOB,在全球化组织和教育服务贸易的推动下, 中外合作办学成为 我国教育开放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但因国际税源监管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不明确、税务管理不到位、合作办学者税法意识相对弱化等因素,致使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 际税收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存在的问题(一)中外合作办学税收实质模糊。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多种多样,设立机构属性也 略有不同,但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国合作办学者取得收入的方式却大致相同。 首先,都是由中方学校负责招生,收取学费后以中方学校出具普通收据,而后在将 学费

2、按既定比例在规定时间内向国外合作办学者完成付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是 双方都有参与。表面看来,在校学生支付给了双方学费,且为学历教育,应该符合 免税政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外合作办学(除法人单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税收法律实质是中方学校引进国 外先进教育资源的同时,国外合作办学者派遣外籍教师在华提供教育劳务,由于非 法人单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不具有独立的民事地位,税收 问题也应分而论之:一是中方学校为在校学生提供学历教育,涉税收入符合免税政 策;二是中方学校向国外合作办学支付款项,此为非居民税收相关问题。(二)合作办学双方税收法律意识薄弱。承办中外合作办学的各大专院校均

3、是教育 系统事业单位编制,从事学历教育,符合非盈利机构范畴,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基本免征,部分学校教职员工的薪金也是有当地财政部门负责 发放,个人所得税也一并由其代扣代缴,此类单位涉税事项发生频率相对较少,同 时税务机关管理视野也很少关注于此。在税务人员走进校门,与合作办学项目的财 务人员交谈初期,学历教育免税成为对方的普遍认知,对我国税法更深入的了解显 然不够,对国际税收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税法赋予合作办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基本不被了解。(三)税源信息难掌握。中方合作办学学校都为事业单位,且享受从事学历教育而 取得的收入免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因此基本不在税务机关办理税务

4、登记,税务机关 无从掌握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导致这部分税源游离在税务机关管理之外。但如果不 主动去查找相关信息,税源很难被发现并纳入监管。(四)外籍教师真实收入难确定。一是大多数外籍教师申报的收入明显偏低。据调 查,80%勺人员申报收入均不超过4800元;二是个别外籍教师有兼职行为,他们仅 对本校取得的收入申报,而对在其他单位取得的讲学费、加班费等工资表外收入不 申报;三是聘任学校在支付工资后,还为其负担个人住房租金、水、电等费用,从 而以实报实销形式隐藏了收入;四是聘任外籍教师的院校大多不愿为外教扣缴税款。(五)当非居民企业劳务提供地点同时涉及境内外时,境内收入的确定就存在较大 难度。如果按五

5、五比例平均分配境内外收入,虽然易于操作,但缺乏科学性;如果 按照境内外劳务时间划分,税务部门又难以查证。由于没有具体细化的标准,征纳 双方不断博弈,既容易引发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争议,也增加了税收遵从及管 理成本。二、原因分析(一)中外合作办学的涉税政策规定不具体。按照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 续。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还是相关的政策规定,都没有明 确非居民企业该如何办理税务登记 (包括应提交的资料),给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带 来了不

6、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 51条,民办学校出资人(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实施条例第38条,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订。但相关的优惠政策 至今仍为空白,而合作办学的性质、内容复杂多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无章可循, 缺乏政策的规范和指引。在我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定义中包含了使用或有权使用设计所支 付的作为报酬的各种款项,而国内法对于非居民企业从事设计是按照提供劳务征收 企业所得税。同种行为,法律协定规定不同,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导致了部分 税款流失。(二)办学双方纳税意识淡薄。外方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