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说课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98922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阻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变阻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变阻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变阻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阻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阻器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12月武汉市说课比赛变阻器说课稿黄陂区罗汉中学 柳超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变阻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三维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不是孤立的,本节课直观体现电阻的改变影响着电路中的电流,为深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作思维的过渡。同时,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延伸和实际应用,它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是本章教学重点。学习变阻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以后学习电学实验做了必要的准备

2、,在初中电学学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小实验引入变阻器,并介绍常见变阻器的结构,重点安排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等。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画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会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并会正确使用,能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知道滑动变阻器铭牌参数的含义,使用规则和实际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阻丝从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进行改装自主创造设计,感知创造设计的一般方法,

3、体会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自主探究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实验,体验并总结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滑动变阻器原理及其正确连接方法。难点:正确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台灯,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箱、电位器及其结构示意图、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课件学生探究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灯泡、较粗电阻丝、小刀、变

4、阻器二、学生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间有什么联系?是学生思维的兴趣点,迫切的想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学习,为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奠定基础;此时学生对于画电流的路径比较熟练,教学中可以借助电流路径的分析,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已经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的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有能力自主完成滑动变阻器有关的实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铺垫都有利于学生的新认知、主动探究的意识、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的提升。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

5、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基于以上特点,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的趋动下通过自主实验解决问题,学生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实例,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法与学法采用自选器材对比实验让学生体会滑动变阻的原理;用学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后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滑动变阻器实物、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三者结合在一起,通过电流的路径,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问题的驱动下激发思考,积极进

6、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方法和规律。四、教学程序设计1、情景引入,触发思维(3分钟)展示可调节亮暗的台灯,并出示下面简单电路图:引导:根据生活中对可调节亮暗的台灯的了解,你认为右边电路图符合台灯的电路吗?为什么?讨论:灯泡的亮暗说明电流的大小,什么原因导致灯泡电流发生变化?(是电压还是电阻?)引入课题:变阻器阻值可调节的装置(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借助生活体验和旧知触发思维,影射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感受电流与电阻之间的联系,又自然引入新课)2、探究变阻器原理(7分钟)探究:怎样才能便捷地改变电阻的大小?学生分组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将较粗电阻丝从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进行改装

7、自主创造设计,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暗交流总结:变阻器原理(设计意图: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变阻器的原理,使体验更深刻,理解更透彻,突破教学重点。)3、介绍滑动变阻器(5分钟)实物与课件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配合学案进行讨论,认识滑动变阻器,抽象结构示意图。边画边引导:上面一根金属杆(画出一条直线)下面一根紧密环绕的电阻丝(画电阻丝)用滑片P将上下连接起来(画滑片)这就是滑动变阻的结构示意图。(标出ABCD四点)这有ABCD四个接线柱

8、,而目前电路中电流经过元件只需“一进一出”两个接线柱,应该接哪两个接线柱呢?(设计意图:多媒体直观教学,增强视觉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与实物结合增进对滑动变阻器结构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结构示意图。抽象出结构示意图,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同时,初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思路,自然引入新问题。)4、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15+5=20分钟)为突破“让学生会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这一重点,采取学生小组实验:将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每两个为一组按组合排列顺序依次接入电路,调节滑片,观察灯泡的亮度。辅助实验记录表格,便于学生交流探究过程,归纳小结。最后利用课件系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

9、正确连接方法,概括口诀:一杆一线四接柱,单上单下串联入;变大变小看下线,同上同下阻不变。通过移动滑片产生过大电流的操作,引导学生知道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的作用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改变电压的作用无需不详解。)同时利用课件突破难点: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课件中,接线柱不同的组合连接,在闭合开关后,电流经过滑动变阻器的路径就会变成红色。当改变接线柱或移动滑片时,红色区域的变化既体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的变化,也可以体现电流的路径。从而直观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根据滑动变阻器中电流路径,画出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符号,明确电流的“进出”。知识提炼:将滑动变阻

10、器实物、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三者结合在一起,借助电流的路径,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总结”的探究的过程,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帮助学生领会运用排列的数学思想进行归纳的思路。借助多媒体更直观地使学生的抽像思维具体化,抽象的电流形象化。对知识的提炼,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点串成线。)5、介绍其它变阻器(3分钟)变阻器除了滑动变阻器,还有电位器、变阻箱等。(课件简介)6、课堂总结(2分钟)讨论:这节课学到什么?并画出可调节台灯内部的简要电路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结所学内容,检测课堂效果。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

11、问题,体现由“生活物理生活”的理念。)五、板书设计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结构示意图 元件符号2、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3、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一杆一线四接柱,单上单下串联入;变大变小看下线,同上同下阻不变。4、作用:保护电路 通过改变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六、设计综述: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将学生实验与课件想结合,使具体实物抽象化,形成思维能力,使抽象思维直观化,便于理解掌握。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重视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法。将教案和学案结合,使教与学构成统一体,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创规律口诀,简明扼要,便于理解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