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97248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州六月荔枝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2、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多媒体图片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二、解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

2、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本文选自生物学碎锦,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三、作者简介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

3、家。曾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原先是位小学教师。1924年,他从报上看到商务印书馆要招收一批剥制动植物标本的工人,便急忙赶到上海报考,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该馆录取。旧上海是个花花世界,不少青年人迷恋于洋场里的熙熙攘攘、霓虹灯的五彩缤纷;而且剥制动植物标本,在一般人眼里是不值一顾、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年轻的贾祖璋却爱上

4、了这个职业。他爱惜光阴,不善“交际”,工作之余,悉心读书写作。那时,商务印书馆有个植物园,由一位工人管理。贾祖璋“毛遂自荐”,搬进去和工人住在一起。植物园里,人只有两个,而花草树木却有千百种。有人问他:“住在园里不感到寂寞吗?”他笑笑回答:“我喜欢安静。不妨碍别人,别人也不妨碍我,何况还有这许多花草做伴。”就这样,他一边当工人,一边精心观察,详细记录,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并参考日文资料,编著了鸟类研究、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等书。和别人合撰的六十万字巨著中国植物图鉴,也是在这时开始准备的。一年秋天,为了写蟹一文,他从市场上买回了几只螃蟹,养在水里,一连几天全神贯注加以观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然

5、后煮熟,揭去背壳,由表及里,仔细探索,详细考证,终于把这个“无肠公子”、“横行介士”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一次,贾祖璋为了核实文昌鱼的史料,桌子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书刊。他潜心于研究工作,早把门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突然,一个小朋友推开门,探头说:“贾爷爷,东西烧焦了!”贾老的炉子就放在门外,赶去一看,铝锅里嗞嗞地叫着,一股浓烈的焦气冲鼻而来。原来,锅里的肉早已墨黑墨黑,焦糊了。打倒“四人帮”后,贾老已年近八旬,但他人老心不老,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荣获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四、初读课文,概括要点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粗读课文

6、后,选取荔枝的某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明确: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生产2、划分层次,理清思路一、设疑问,引出说明对象(1)二、作说明,讲知识(2-14)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1、荔枝果实(2-9)果实内部:薄膜果肉贮藏果核2、荔枝花(10-11)3、荔枝产地、品种、移植(12-14)三、提建议,表意愿(15)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根据层次,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常见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2、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如:整体局部上下外内远近3、事理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

7、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如:一般个别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总述分说简单复杂特征功用明确:本文作者在充分掌握荔枝的外形特征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多种写作顺序汇于一体。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设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由于作者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所以,从文章主体部分看,又是按果实花产地及栽培史古代讲荔枝的书习性及生长北限这样一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写进行说明的(主要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次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即壳膜肉(假种皮)核(种子)。细而言之,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

8、、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作用:这样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五、学生质疑:(一)、课文第一段能否删除?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1、引出说明的对象;2、总挈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3、这个开头既亲切活泼,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二)、为什么要写荔不耐贮藏?明确:贮运固然属于果实本身,但与果肉关系密切,理应介绍三)、有关荔枝花的文字能否删除?为什么?明确:不能。由荔枝果实想到花,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介绍花,给人完整的印象。六、布置作业: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把这

9、篇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认识本文的科学性和文学性。一、回顾旧知二、学习新知(一)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提问: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引用、插图、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作解释分析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板书)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

10、牙,珍珠。”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作用: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2.打比方(板书)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

11、真”等。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作用: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有文学情趣)数字说明(板书)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C到5C,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使得事实确凿、准确、客观、具体,更具说服力)3. 引用说明(板书)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

12、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a.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

13、供依据。b. 徐勃咏荔枝膜,说明荔枝味美。c. 引用白居易的“一日而色变,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不耐贮藏。d. 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e. 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长作岭南人”,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作用:确凿可信既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内容,又增强了思想性,还增加了文学情趣。)作比较:“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分类别:“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作用:准确、科学)(二)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

14、科学性、文学性1、科学性。(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a、举例说明这些例子有现实的,如“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有来自调查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也有来自古籍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b、数字说明有时用确实的数字,如“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有时用估计数字,如“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重达四五十克”等等。用数字说明可以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的印象。(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

15、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例: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话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壳如红缯”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绡”的形容则“是把壳肉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3)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中的完全”,“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2、文学性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除了注意介绍知识的科学性外,还使用了不少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了文章的文艺性和形象性。尤其是有二十多处引用了古代诗文,史料、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