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97238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环境【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环境的概念,区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人类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例,区别自然和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2.通过对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环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重难点】1. 区别自然和社会环境2. 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课堂导入】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

2、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资源耗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选修六:环境保护,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课堂合作探究】一、环境及其分类1、概念: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2、分类A。自然环境: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包括: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地质环境B。社会环境:城市建筑、工

3、矿设施、农田水利、荒漠流沙等 包括:居住环境 生产环境 交通环境 文化环境 旅游环境二、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环境与自然资源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经济技术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的概念应把握其本质特点:第一,自然属性,即“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第二,经济属性,即“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关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指人类主观认定的,对人类有价值的客观存在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环境影响资源

4、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环境的改变也会对资源利用产生影响; 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与生态系统【P5知识窗】关系:相互影响:生物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体现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指示性;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利用指示植物找矿:我国古书上载有“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有韭,其下有金;美国的”灰毛紫穗槐“能指示铜矿;植物能指示土壤类型、酸碱度、土壤水分等:油蒿是土质沙性很强的指示植物;铁芒萁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红壤等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而碱蓬的生长反映了盐

5、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反映了水湿环境。土壤结构:矿物质 有机物 水分 空气森林的作用: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美化环境 减弱噪声 调节气候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净化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降低噪声 吸纳灰尘 杀灭细菌等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可容纳较多的污染物质而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反之,则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发生。 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情景激励: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郊,距市中心约50千米。50万年以来相继是“北京人”(50万30万年前)、“新洞人”(10多万年前)、“山顶洞人”(3万l万年前)和现代人(1万

6、年以来)的家园。科学家利用洞穴堆积物中人与动物的化石以及植物的孢子、花粉,模拟出了当时人类与环境的状况。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 几十万年过去了,到了近一万午前,这里的人类离开了祖先世代居住的山洞,移居到平原上

7、生活,四五千年前开始了农业生产。可以推想,周口店地形、土壤条件优越,应是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三千年前西周燕国人在周口店东南约10千米处建起了都城,金、元、明代也相继在北京建都,大规模建筑用材取自西山山地,历代的砍伐使当地林木荡然无存,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泛滥频繁。20世纪60年代在周口店的北部建起了石油化工厂,高高的烟囱上浓烟滚滚、火炬熊熊, 河流成了化工厂的排污沟。70年代以来,以小水泥厂和小煤窑为代表的乡镇工业进一步污染了本区环境,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们不禁要问,以破坏生态造成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能延续多久? 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

8、特点?原因是什么?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 4进入21世纪,你认为周口店乡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 进入21世纪

9、,周口店乡应该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造林绿化,保护“北京人”遗址,发展旅游业。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关系:对立统一对立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统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依赖对立协调历史时期环境问题对自然的态度采集渔猎时代对人类威胁小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口集中区出现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时期恶化,危及人类征服自然新技术革命时期日益突出谋求人地协调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2.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A3.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B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4. 人类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C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物种灭绝土壤侵蚀沙尘暴盛行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增多生态环境失调人工造林涵养水源气温降低风速减小吸烟滞尘湿度增大调节小气候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典例剖析】例1: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A. 城市 B. 农田 C. 原始森林 D. 三峡大坝例2: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煤炭 B. 小麦 C. 钢材 D. 雷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