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系统教案[1]1.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96973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锋面系统教案[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锋面系统教案[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锋面系统教案[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锋面系统教案[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锋面系统教案[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锋面系统教案[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锋面系统教案[1]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锋 面 系 统四川省旺苍中学 程明丰教材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高课改2012级6班学情分析(一)学生基础:高一学生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对大气运动的形式、大气运动所引起自然现象有所了解,储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从心里特征和认知水平上看,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能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但缺乏变通的思维。(二)存在问题:本节知识性强,并且涉及一些新名词(如气团、锋前、锋后),需要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简要阐述。另外,高一学生读图、归纳总结能力较弱,需教师加强指导。(三)学习策略: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方

2、法。教学内容分析(一)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是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识读简易天气图的技能,听懂天气形势预报中的一些常用术语,首先要了解一些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因此提前布置看电视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二)要使学生明白每天天气形势预报内容的含义,几乎涉及到天气预报的全部知识。限于学生知识和课时,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影响我国的几种天气系统(三)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冷锋、暖锋与天气

3、的关系是本课教学难点,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学中要抓住两个关键所在:一是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二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异明显,所以当锋面过境时,常伴有大风、雨雪等天气,学生明白了这两点就不难理解锋面所形成的天气。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将冷锋和暖锋的气流运行方向、锋面形成过程、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等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对比讲解,便于学生观察理解;用列表比较法的区分冷、暖锋的异同,不仅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地理知识,更有助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四)课本中的“活动”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又是指导学生识读简易天气图的主要手段,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活动留出时间,以保证切实进行。通过本课的学

4、习,使学生学会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分析判断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出天气预报。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及其解读本节课程标准要求为:“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画出简单天气图,进而根据图形分析在这种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所以教学中一方面是训练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二、三维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及锋面的分类2. 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并利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3.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

5、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掌握锋面系统及天气的特点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教学难点: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在锋面系统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达到掌握“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这

6、个教学重点,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难点。那就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对教与学进行如下处理:本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员参与活动,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一)本课的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高、低气压系统调到前面先学,一是有利于与本单元第三节“近地面风的受力”等旧知识相衔接,二是有利于为锋面系统的学习作铺垫。其理论依据是: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已有经验”赞可夫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论”,在锋面系统的教学中,选择冷锋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暖锋的特点及天气

7、状况,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应用列表比较学习法,所列出的表格我并没有事先列好对比指标,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通过列表比较,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使学生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四)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对比和迁移。 教学资源与手段:教材图、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直观的视听感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一张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图片;总结天气的特点: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

8、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我们常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板书)第三节 锋面系统课前收集一周以来广元的天气状况学生说出广元最近三天的天气状况尝试思考回答问题头脑中想到什么说什么引起对天气的思考概念先讲解气团的概念,再利用锋面示意图形,讲解“锋面、锋线、锋”等概念观察图形,理解锋面等概念尝试自学2动画演示锋面系统形成问:(1)冷暖气团相遇,为何冷气团在锋下而暖气团在锋上? (2)锋面附近常出现什么天气呢?讲解锋面

9、的分类: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板书):一、锋及其分类观看动画课件,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让地理课有用有趣有效,插入身体语言的直观表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3动画逐步演示冷锋和暖锋的形成指图讲解: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板书):二、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2、暖锋与天气3、准静止锋与天气观看课件,学会区分冷锋、暖锋的侧面图;能识别冷暖锋的天气符号;并能分清锋前和锋后充分利用学生作为地理教学资源,探索尝试教学法,

10、培养学生文图转化的能力探究学习问:如何区分冷、暖锋面图呢?对照课本图形,合作探究在体验中矫正,在矫正中提高过渡问:冷锋、暖锋在过境时和过境后天气各是怎样? 思考并讨论检查讨论结果,总结知识结构,细化文图转化的成果4幻灯片课件演示冷锋和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边点击课件过讲解:冷锋天 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风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暖锋天 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观察课件,并在教师引导下,正确地判断冷、暖锋降水分别降在锋前或锋后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生动再现过境天气5列表对比总结冷、暖锋投影表格总结:冷 锋暖 锋定义

11、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抬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锋线图雨区位置锋后锋前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爆发的寒潮,冬春季的沙尘暴一场春雨一场暖根据前面课件的演示,在教师的引领下,填写表格,对比冷、暖锋的基本情况通过列表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记忆深刻6投影文本,讲解准静止锋讲解准静止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到地形阻挡,使

12、锋面来回摆动的锋。这种锋面移动缓慢,造成阴雨天气。 如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就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又如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冷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准静止下来的。了解准静止锋的定义,并理解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活用知识7探究学习下列谚语、诗句反映了哪些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1)一场秋雨一场寒; 2)一场春雨一场暖;3)贵阳“天无三日晴”; 4)清明时节雨纷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练习前后呼应,学科交叉体现老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8课堂练习投影练习文本完成课堂小结巩固知识9课后

13、思考课本P4445的活动并分析2008年底南方雪灾的原因。课后思考及时反馈,尝试检测当堂过关,课外作业课内化10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天气变化的两种天气系统锋面系统,重要分析了锋面系统,请同学们回去先预习高低压系统。作业:幻灯片上的思考题关于南方雪灾天气系统的正确判读。预习下节课内容承前启后,呼应下节内容 教学反思: 对于“锋面系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我是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当我让学生回忆前几天的天气变化后,在学生兴趣较浓,情绪较高的前提下,呈现出我从资料上获取资料归纳起来的表格,让学生利用自身原有知识结合表格数据,自己得出近几天天气变化的情况:怪不得冷多了;当我让

14、学生上黑板前用图表示出冷锋来临的过程时,学生跃跃欲试,这也就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至高点;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出示冷锋和暖锋天气图,让学生对比找出二者的差异,这时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资料自己发现、获取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得出结论的,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在这个案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一)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将学生想象为对新知识一无所知,新知识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时,学生会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主动的去理解它们,从而建构自己的新知

15、识,而这个新知识又将使学习者调整自身原有的背景知识,并会影响到他对后来的新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如学生对两幅图(冷锋和暖锋天气图)差异的理解来分析两种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和差异。学生在分析导致两幅图差异的原因时,就充分的反映了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使得知识更具有系统化。 (二)从定量到定性分析,学生思维有着质的变化 当我呈现给学生这一周来天气变化数据后,学生积极的从我提供给她的气温、降水和风力等要素其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天气变化的原因是冷空气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