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96100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23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小型专题复习的目的、任务)1、巩固与提高,构建知识网络:考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地理学习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从而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2、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

2、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

3、化等)。3、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如由“钢都”匹兹堡到“知识城”匹兹堡的兴衰);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

4、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还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来设计题目进行对比分析。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二轮小型专题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行答题规范化训练,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小型专题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

5、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高考23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1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坝短,工程量小; 上游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址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呈向心状,等高线近似闭合,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引水距离短,工程量小。 居民点河流上游,水质好。 选择某

6、地修梯田,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 登山选择线路: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2海洋资源小专题: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 温带大陆架海域 ,原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海盆:深海锰结核 (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7、 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周围是热带沙漠气候区,缺少大河注入,径流稀释作用弱。 海域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量小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淡水注入量较多径流稀释作用强 海域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量小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

8、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4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元江红河 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9、; 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经济意义: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政治意义: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 有利于社会稳定。战略意义: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地质地形小专题: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

10、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西岸峡湾海岸、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侵蚀 庐山(华山、泰山)等断块山地的形成:断层上升 七大洲地形特色: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地势低平,为世

11、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南极洲: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

12、破坏6洪涝小专题: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孟加拉湾呈三角形,飓风常引起风暴潮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水汽充足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7干旱小专题:

13、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加上地形阻隔,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季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华北春旱原因: 春

14、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春季有积雪融水。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治理措施: 南水北调; 修建水库;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 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8气候与自然带小专题 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 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 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