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96000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常州市丽华中学 杨 华一、单元文本分析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有杂文,有散文,有古代的赠序,有现代诗歌;从内容上看:有珍惜生命历程的独特体验,有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弘扬,有对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的提倡,有对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的歌颂。 刘心武的错过辨证地叙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人生的终点”。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描写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

2、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以及崇高精神。臧克家有的人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打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二、单元

3、教学设想及构思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体验什么呢?当然指体验人生经历:如错过的体悟,散步中的亲情,生死的解读等。怎样才能通过阅读这些“人生体验”的作品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呢?这就需要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与作者、与作品用心灵、情感去感受、体悟!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过程。错过这是一篇语言鲜明 、生动、含蓄的教育意义很强的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学习本文,不仅要了解文章内容,分析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面对人生中接踵而至的“错过”,在“错过”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虽然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我仍然想避开议论文体知识,重点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抓住文中关

4、键语句来感知品味作者对“错过”的体验以及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教学时分成四个板块:曾经错过、解读错过、品味错过、直面错过。散步就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文学作品,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对阅读这样一篇文质兼美文学作品,新课标的要求是“突出强调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本文中作者选择的题材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散步;表达的情感也是生活中沉淀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尊老爱幼的亲情。因

5、此,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理解感受起来才会产生共鸣。预设定位1:感受亲情。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并且要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预设定位2:解读生命。作者在谈他的写作挈机时谈到“强化生命,淡化论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文本第四节初春田野的景色描写,“新绿”“嫩芽”“冬水”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由此自然想到了“生命”;“我”、妻子代表成熟的生命,母亲代表衰老的生命,儿子代表幼小的生命,所以作为主体的“我”和妻子(成熟的生命)尊重衰老的生命,呵护幼小的生命,这是人生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解读文本

6、之后拓展:把汶川地震中的许多闪烁生命之光的事迹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真切的感悟生命。预设定位3:探究学习。阅读文章前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中确立选题,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1)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句子;(2)补充课外材料(选题参考:血融于水的至爱亲情;熠熠闪光的人性之美;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等)关于诗歌教学:(一)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本课学习设想分为三块:1、反复朗读,初步整体感知“树”的形象;2、注意诵读指导,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涵,体会诗人对树的赞美;3、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

7、头牛)”为题写一首诗。(二)有的人分三块:1、交流资料,了解鲁迅;2、反复朗读,学习对比写法;3、交流收获,感悟生存意义。(三)语文活动:诗歌朗诵会三、单元学情研究1、学生基础:通过已经学过几个人文色彩浓郁的单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对于象征手法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受到了年龄与生活体验的制约,他们在理解本单元含蓄深刻的人生体验时还有一定的难度。再者,由于生活过于平淡,阅读又少,情感比较淡漠,需要老师引导他们通过解读文本来获得感受,提高感悟能力。2、教学方法:学习本单元重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整合,产生对生命历程的更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

8、思想境界与人生品位。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文本的阅读,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透过品味语言把握感情。另外还应提倡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个性反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和生成新的意义。3、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多用勾画法;解读文本时错过送东阳马生序有的人可以用比较法来学习;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可以通过想象来把握一棵树的形象;散步可以用列提纲的方法来学习。在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写法、语言、修辞等进行学习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质疑。要重视质疑、提问,因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形成技巧,促进能力的发展。总之,方法很多,但是要因文而异,灵活多样。四、单元学

9、习目标 1、通过收集作者资料,研读作品,了解文学家崇高的人生境界,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2、通过品味作品中含蓄隽永、富含哲理的语言,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3、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深入领会诗的主旨。4、通过诵读、识记,积累优美的语言。5、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与人交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6、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5、单元教学过程错过(刘心武)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

10、取人生的体验。 3、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学法设想: 熟读课文,从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人生中“错过”的认识和态度。 学习方法上,采取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联系生活、自由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学习难点:学生有“错过”的经历,但缺乏对“错过”的深刻体验。学习过程:第一块:曾经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真情告白听,思考,回答。回顾往昔的岁月,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人生最难忘的“错过”,以及当时你对这次错过有怎样的体验?1、情境导入:2、联系实际畅谈:

11、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千万不要让错过变成过错。4、出示课题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错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错过”能改成“过错”吗?为什么?听,指导学生评价。第二块:解读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问题问题情境:1、作者对于错过的体验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小组交流巡视,或参

12、与某组。3、全班交流听,指导学生评价。第三块:品味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学法实践:根据学法完成示例(2)1、根据学法,修改课前批注2、交流批注3、交流质疑4、同学评价5、明确归纳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示例:(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的闪动着变换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点拨:朗读句子,找出你读不懂的地方讲解:“美景、奇景”:小的错过组织语言: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学法探究:如何来品位语言的深刻含义?明确归纳:找出文章中所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之处,联系语境加以理解,品味出语句的深刻含义,

13、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示例(2):“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第四块:直面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阅读材料思考感悟谈看法问题情境: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面对“错过”你该怎样表现呢?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阐述你的看法2仿写练习,经典勉励2、指导仿写错过是贻误也是收获,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它;错过是失望也是希望,关键在于是否把握它; , 。 课后学习:了解亲人的“错过”,从你的记忆库里或用你背诵的精彩语句挑选出正确对待“错过”,抓住机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等评点或鼓励他们。补充材料:(1)苏轼的一生都

14、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归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2)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

15、去了希望、光明。 散步(莫怀戚)教学设计一 学习重点:感悟亲情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揣摩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2、通过朗读,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并且要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教学过程: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回答思考情境导入:很多人家都有晚饭后看电视的习惯。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可各自喜好不同:你的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你的爸爸妈妈呢喜欢看看新闻;而你呢,更钟情于音乐台!此时,遥控器就在你的手中,你会怎么办?(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其实无论选择谁喜欢的节目,你们全家都是那样温馨幸福!因为你们的家充满理解、充满亲情、充满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步就是这样一篇以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浓浓亲情的散文。2、听读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事件及表现的主题。听配乐朗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