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94047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开裂,裂缝一旦形成,会危害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原因 防裂措施混凝土是现代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之一,而时至今日,混凝土的裂缝仍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还是时有出现。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后,其性能与未开裂混凝土性能相差很大,强度、耐久性、外观等都视开裂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耐久性的影响更大。混凝土开裂后会加速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结构的长期安全和耐久运行。裂缝大多是在早期产生的,在这里探讨裂缝产生

2、的原因和防止裂缝的出现显得尤其必要。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 温度和湿度急剧的变化;(2)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3)原材料不合格(如碱活性反应);(4)模板变形;(5)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很多建筑物基础施工都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浇筑初期,产生大量水化热,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为室外环境温度,这就形成了内外温差。当这种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凝结初期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尤其是在拆模后,表面温度降低很快,造成了温度突降,而混凝土内部温度由于水化热仍然继续升高或维持高位,内

3、外温差就常常导致了裂缝的产生。2、温度应力的分析: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及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3、防裂措施(改善约束条件,提高混凝土综合抗裂能力,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养护等)。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需要采用温度控制措施。一方面要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另一方面要减少温度

4、应力,同时要提高施工质量和均匀性。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通常以温度差值作为控制标准。温度控制和防裂措施包括以下技术控制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纤维在混凝土中多向均匀分布,提供极高的增强作用。减少因塑性收缩、沉降和其它内部应力造成的各种早期裂纹的形成,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取代抗力钢丝网。另外混凝土合理配筋可以限制裂缝的开展,减少数目小、宽度较大的裂缝,从而减轻裂缝的严重程度。构造钢筋部位除在结构表面层设置外,还应对结构薄弱部位设置。例如:在断面突变和洞口四周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加强。减少混凝土发热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水化热,诸如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加入粉

5、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等。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主要措施包括利用气温较高的季节或时段浇筑混凝土,用冷水或冰霄拌合混凝土,降低骨料温度,必要时再采取预冷粗骨料的措施,隔热降温防止热量倒灌使混凝土温度回升。?加强浇筑块的自然散热,合理分块分层浇筑。采用低块浇筑,利用表面自然散热,并合理选择间歇时间,设置宽缝增加散热面或在浇筑块内预埋冷却水管进行通水冷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过程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必须浇筑完毕,严谨出现施工冷缝。养护、保护措施应及时到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这样既减

6、少外界高温倒灌,有防止干缩裂缝的发生,促使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 一般在浇筑完毕后12-28h内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时不少于14d或设计龄期。在气温骤降频繁的季节,利用包裹塑料膜、盖毛榻和用太阳灯照明取暖等方法,力求减小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避免因温差变化产生收缩裂缝。尤其对基础混凝土及其他重要部位新浇筑的混凝土,要重视表面保护,进行顶面、侧面的表面保护,应推迟拆模时间,充分发挥应力松弛效应。或在模板内衬保湿材料等办法,对条件允许时也可考虑采用预制混凝土模板。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技术。这是利用氧化镁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使混凝土产生延迟性微膨胀体积变形。在特定条件下,产生预压应力,补偿大体积

7、混凝土降温收缩的拉应力,防止产生裂缝的技术。混凝土浇筑前对其温度应力进行估算。在浇筑混凝土内分层设置电子测温导线,并派专人测温,混凝土浇筑后即陆续测温工作,其测温频率为:第1天至第3天,每2小时一次;第4天至第8天,每4小时测一次;第9天至第15天,每6小时测一次;第16天至第20天,每12小时测一次;第21天至第28天,每24小时测一次。并根据实测温度曲线计算温度应力,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结束语总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在施工中要采用多种措施联合作用,才可以有效的降低裂缝的产生。参考文献:1、马江 高温地区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的研究 J 四川建筑 -2014年2期2、姜友生 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 (被引用 1 次)J 交通科技 -2003年6期3、张朝军 胡耀元 谈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年26期4、李松报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 J 桥梁建设 ISTIC PKU -2009年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