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492567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感悟与收获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我是谁?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努力奋斗为什么?生命的意 义是什么?大学生成长中各类困惑的背后往往都是这些千百年 以来哲人思想家尝试并寻求答案的关于自我认识问题。早在古 希腊时期“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神庙上的名言就激励着人们 不断地探索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我们一直和自己相处。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认识和接纳 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善于利用每一个成长的机会来提 升自己,完善自己,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是幸福的,充实的, 有意义的。相反,如果他未能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会产生 角色混乱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

2、是谁,属于谁,也很难和别 人相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 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时期。正确的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自我接纳、有效的自我控制、科学的自我发展,有 助于增强自信,健康生活。二、自我意识的认知自我意识及结构1.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体验和评价。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认 识自己,如:你喜欢自己的能力、外表、性格、家庭背景吗? 你喜欢自己的成绩吗?满足自己的拥有吗?你关心别人对你的 评价吗?他们是喜欢你还是讨厌你?这些问题都在自我意识的 范畴。2. 自我意识包

3、括三方面的内容: 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身高、体重、容 貌、身材、性别的认识;对生理疾病、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的 感受等。如果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能接纳,就会讨厌自己,表 现出自卑,缺乏自信。 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对自己知识、能 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认识和体验,如果对自 己的心理自我评价低,嫌这嫌那,就会否定自己。 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如对自己在群体 中的地位、作用、自己和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如果 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找不到知心朋 友,就会感到很孤独、寂寞。在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中,除了这些自我态度外,还 有成长

4、经历、生活环境,他人的评价一一特别是生命中的重要 人物(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的态度,也会对自 我意识起重要作用。3. 自我意识的结构(指包含的成分): 自我认知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批评等。 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主要是人的自我感受,以自尊、自爱、自 信、自卑、自怜、自弃、自恃、自傲、责任感、义务感、优越 感等表现出来。 自我调节一一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 节、控制对自己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表现为自主、自立、 自强、自制、自律、自卫等行为。4. 自我形象个体具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

5、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 标志,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成功的基 础。下面是:不同自我形象的表现: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人的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生每一阶段的成长而逐渐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经过20多年的时间,伴随着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儿童少年期, 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大学生正处在 心理自我阶段,非常渴望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 善自我。可见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最重要 的时期。在这个时段内,如果自我形象得到良好的建立,就会 充满信心地生活下去,进一步迈向成熟。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比较经典的理论,有

6、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Erikson)提出的八阶段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后 期、学龄期、青春期、青春后期、成年期、老年期);还有美 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 )的三阶段论: (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等。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 的三阶段模式: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也称自我统合), 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者,表现出对自己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 “自我”各部分是混乱的、矛盾的、冲突的,他们迷失自我和 生活的方向,难以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相反自我统合良好者 具有自我认同感,自我概念清晰,有生活的目标和

7、前进的方 向。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其自我同 一性会逐步实现。但在自我意识成熟、确立的过程中,大学生 也品尝了酸甜苦辣,付出了艰辛代价,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 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发展规律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自我意识的分化一一打破了原来笼统的“我”,出现了 主观的我(I)和客观的我(Me),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 的许多“我”的细节。“理想我”和“现实我”分化,这种分 化使大学生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带来了种 种激动和不安、焦虑和喜悅,自我沉思增多,要求有属于自己 的空间,渴望被理解,被关怀。这种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 成熟的标志

8、。2自我意识矛盾一一分化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 争,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加剧,如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心理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交往需要和 自我闭锁的矛盾,上进与消沉的矛盾、等冲突现象,会有很大 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 出现了很大的适应困难,但这是个体迈向成熟的必需的一步, 是必要的,必然的。3自我意识的统自我分化和矛盾会不断促使大学生寻求解决方法,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消除矛盾,一般有三种 做法:(1) 努力改善现实自我,逐渐接近理想自我(2) 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 自我趋近(3) 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9、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统一后的自 我是完整的、协调的、充实的、有力的,就是积极健康的统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分化f矛盾f统一的过程并不是绝对 的,具体到个体由于种种因素的不同,统一的早晚、模式也不 同。而且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终生的,只是在青年期后它的发展 不再那么突出,比较稳定平和罢了。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自我意识统一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每个大学生的社会背 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的差异,自我意识的分 化、矛盾、统一的过程不同,其自我意识的统一类型也不同:1.自我意识统一:积极的统自我肯定型:又称自我接受型,指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能客观评价,

10、坦 然接受,表现为:现实我认识客观、深刻;理想我符合社会需 求,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二者统一后的自我完整并且强有 力,既适应社会需要又有助于自身成长。(在大学生中占绝大 多数)。消极的统一:共同的特点是对自我评估不正确,理想我 不健全,缺乏实践的手段,统一后的自我虚弱,不完整,分 为:自我否定(自卑)型:对现实我评价过低,理想我与 现实我差距很大,缺乏自信,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 与自己为敌。他们不是通过积极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想自 我,而是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趋同现实自我,以求得自 我意识的统一,其结果是更为自卑。自我扩张(自负)型:对现实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 理想我占优势,认为理

11、想我的实现轻而易举,时常以幻想的我 代替真实的我,带有白日梦的特点,在自不量力的情况下,个 人所追求的学业、事业、友谊和爱情主观追求都大于客观条 件,所以失败的几率比较大。他们盲目自尊、爱慕虚荣、心理 防卫意识很强,容易产生心理变态和行为障碍,个别学生还可 能用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或违法犯罪的手段来谋求自我意识的统。2.自我意识失统:主要表现自我难以协调,其发展结果有两种:自我萎缩型:此类学生极度缺乏或丧失理想自我,对现 实我又深感不满,又觉得无法改变,消极放任、得过且过;或 几近麻木、自卑感极强,从不满自己到自轻自艾、自怨自恨、 自暴自弃、孤独沮丧,最终把自己龟缩在极小的圈子里,自生 自灭。(在

12、大学生中占极少数)。自我矛盾型:此类学生的理想我和现实我难以统一,对 自己缺乏“我是我”的统合感觉,产生“我非我”、“我不知 我”的分离感觉。矛盾的强度大,延续时间长,内心不平衡。大学生都要经历自我矛盾的阶段,但最终结果是自我矛盾 型的人占极少数。六、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由于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知识背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呈现 以下特点:1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知识技 能的准备时间,是进入社会的缓冲阶段,有机会和可能经常反 思,反省一些有关个人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如:我 聪明吗?我的风度如何?别人会怎么看我?我性格如何?我将 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实现自我价值? 能自觉地

13、把自我的命运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如何为社会 服务。2自我评价趋于客观 由于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 性、理性逐渐成熟,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基本与外 界一致,变得客观、全面。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 较集中于: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 熟、自纳等九个方面,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男生在自纳、成 熟、学业、志向等方面自我评价高于女生,也更为积极,女生 在友善、家庭二个方面的认识高于男生,但差异不大。一般院 校的学生比较关心学业和交际二方面,他们更乐于交往,对自 己的学业也不那么勉强,而对自己的身材长相似乎更苛求一 些。3自我体验丰富复杂 由于社会定位

14、比较晚,大学生的自 我体验可以说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或者在他们的一生中是“最 善感”的阶段。一般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多 大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自尊、自信、好胜。但他们也是 敏感的,凡是涉及“我”和与“我”相联系的事物,都常常引 起他们的情绪情感反应,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闭锁于内 心,体验具有一定的起伏、波动一一有了成绩,肯定自己,甚 至骄傲自满、甚至忘乎所以;一遇挫折就否定自己,悲观失 望,甚至自暴自弃,有明显的两极情绪。4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提 高,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有强烈的自 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现象。绝大多数同学奋发向上,力

15、争成 才,自觉调节行为,同时强烈要求独立、自治,希望摆脱依赖 和管束。5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差异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总体比 较高,但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如: 年级差异 据调查,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高低,主要表现在 学业、交际及家庭等方面,二年级最低,三、四年级走高,呈 “U”型变化趋势,大学二年级自我意识跌低的原因,反映出 当初因为考上大学自我评价提升现象的回落,是大学期间的最 不稳定时期,这一年,内心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 顾与展望最多。但是它也是一次新的上升时期,转折时期。 自我统合感的差异 在一项调查“目前最大的苦恼是什 么”中除(7.7% )极少数回答无苦恼之外,绝大多数都存在着 这样

16、那样的苦恼和困惑,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理想与现实差 距太大”、“意志薄弱,缺乏恒心”、“能力较差”、“缺乏 金钱”、“前途模糊渺茫”等等。对“成绩不好”、“能力较 差”、“生活单调、乏味”等苦恼随年纪升高而减少,对“难 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的苦恼,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对“缺乏金 钱”的苦恼,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对“前途模糊渺茫”的苦 恼,女生更甚。七、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良表现及调适总体看来,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比较高,但还没有 完全成熟,因而容易出现各种偏差,有人将大学生中自我意识 的缺陷概括为:扭曲的自尊虚荣;消极的自觉自卑; 退缩的自主从众;变态的自立逆反;极端的自信自负;放纵的自我一一任性。虽然这样说有以偏概全之嫌,但 也不是个别现象,这无疑会影响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