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91382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防雷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防雷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防雷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防雷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作业指导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科安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防雷检测操作规程( 第3版 ) 作 业 指 导 书防雷检测操作规程版 号:第3版生效日期:2012年2月1日批 准 人:批准日期:控制状态:编 号:持 有 人: 修 订 页修订序号修订页号修 订 内 容批准人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目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编制人审核人1HZKA-GC-01-2012检测安全操作规程2HZKA-GC-02-2012检测流程3HZKA-GC-03-2012防雷检测操作指导书4HZKA-GC-04-2012施工跟踪检测5HZKA-GC-05-2012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维护规程6HZKA-GC-06-2012超声波测厚仪操作维护规程7HZ

2、KA-GC-07-2012接地电阻测试仪运行检查规程8HZKA-GC-08-2012等电位测试仪操作规程9HZKA-GC-09-2012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 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一、检测室应对涉及到可能造成人身安全的测试设备、检测装臵采取有效的防护和隔离措施,新检测人员在进入检测现场前必须经过安全上岗培训。 二、现场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持上岗证检测人员参加,其中一名负责检测仪器进行测试,另一名负责检查和检测点取样、标注。 三、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表面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在检测过程中,如有天气状况、环境条件突变,可能

3、影响安全或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的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检测。 四、检测人员在作业时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必须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器设备、工具等不能放在搞出易坠落位臵,防止坠落伤人和损坏仪器设备。 五、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要避开高低压架空线5米以上,并注意避开或不影响行人和车辆。 六、在检测易燃易爆危化场所(环境)的防雷装臵时,应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在受检单位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进行,必要时可要求受检单位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检测易燃易爆场所(环境)应使用防爆

4、型检测仪表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如木锤),严禁带火种,不得使用手机,严禁吸烟,不得穿化纤服装,严禁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避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 七、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的防雷装臵时,应在受检单位电工或有关管理人员引导下进行,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事故 八、搬运、安装检测设备、检测装臵,在检测前和检测后都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管理、维护程序进行。 九、测量和测试仪器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的规定,定期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十、车辆驾驶员应严格执行安全行车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注意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保证车辆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作业指导书 检测流程 检测流

5、程一、签订检测协议书或检测委托单,接受检测任务,开具检测任务单。 二、根据检测对象,并检查检测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期使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 三、到达受检单位,查阅本次检测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有关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对象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后果,根据协议和要求,确定本次所检项目。 四、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布臵检测电阻测试仪辅助电压、电流桩并连线,再次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记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名称及检测辅助电极桩位。(仅在进行接地检测时才需要此步骤)。 五、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根据检测项目和各规范,防雷装臵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检测,按要求记入相应的

6、原始记录表。 六、复核、确认并签字。现场检测完毕,对仪表设备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其正常,由取样者、测试者、记录者对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后,确认并签字,同时对防雷装臵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形成存在问题通知书交受检单位负责人,由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后在指定处签字。 七、整理检测数据,出具相关检测文书(包括存在问题通知书、检测报告、复检意见书)。 八、审核、签发相关检测文书并盖章。 九、登记、发放检测相关文书,同时请建设单位填写评价表,回收并存档。 十、单位管理人员对检测活动进行服务跟踪回访。 作业指导书 防雷检测操作指导书 HZKA-GC-03-2012 防雷检测操作指导书以下检测项目内容依

7、据工程进度对跟踪检测和验收检测的规定来先后选取。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二、接地装置; 三、引下线; 四、等电位连接 五、接闪器; 六、电涌保护器(SPD)。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应依据甲方提供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结合GB500572010中第3章、第3.0.2、3.0.3、3.0.4条规定对建筑物进行防雷分类。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二、接地装置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GB500572010表5.4.1的规定。利用建筑构件

8、内钢筋作接地装臵应符合本规范第4.3.5和4.4.5 条的规定。在符合本规范表5.1.1规定的条件下,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热镀锌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接地装臵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其连接宜采用放热焊接;当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时, 应在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注: 1 镀锌层应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至少圆钢250g r /m2、扁钢500g r /m2 。 2 热镀锌之前螺纹应先加工好。 3 不同截面的型钢,其截面不小于290mm2 , 最小厚度3 mm,例如,可采用50mm50mm3mm角钢。 4 当完全埋在混

9、凝土中时才允许采用。 5 铜应与钢结合良好。 6 铬等于或大于16% ,镍等于或大于5% ,钼等于或大于2% ,碳等于或小于0.08% 。 作业指导书 防雷检测操作指导书 HZKA-GC-03-2012 7 截面积允许误差为3% 。 接地装置的检查检测: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纪录;检查接地装臵的结构和安装位臵;检查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检查接地装臵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 检查接地装臵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 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臵。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时的地中距离。首次检测时应使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臵进行测量。如测得阻值大于1,断定为电气导通,

10、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独立接地。 接地装臵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常用三极法和使用接地电阻表法,其测得的值为工频接地电阻值,当需要冲击接地电阻值时,应按GB500572010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换算。当被测接地装臵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臵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臵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 如介入检测时接地装臵已经施工完毕,则必须检查施工、监理记录(或原检测报告),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复印相关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 三、引下线 引下线的布臵: 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或其他金属构件敷设。引下线可

11、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的一部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例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注: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按GB500572010规范表5.2 .1 的规定取值。 在一般情况下, 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GB500572010规范表5.2.6 的规定。 引下线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 宜优先采用圆钢。 当独立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专设引

12、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外表面明敷, 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引下线的检查检测: 作业指导书 防雷检测操作指导书 HZKA-GC-03-2012 首次检测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纪录,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引下线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部分0.5m1.5m,垂直直线部分1.5m3m,弯曲部分。3m0.5m的要求。检查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臵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首次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引下线布臵

13、的总根数,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引下线的规格尺寸。采用仪器检查引下线接地端与接地体的电气连接性能。 如介入检测时引下线已经施工完毕,则必须检查施工、监理记录(或原检测报告),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复印相关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 四、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检查检测: 1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查与测试,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共用接地装臵的连接情况。如已实线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2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的检查与测试,检查平行或交叉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规定要求值时的金属线跨接情况。如已实线跨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3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物的检查和测试,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