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907669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卡设计反思说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卡说课、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组 曹春娥一、 说教材 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珂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一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本学期提出了两项阅读的新要求,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作者

2、的表达方法。通过前几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本组课文应该进行较为综合的练习,而凡卡则是难得的例文。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完成了初读感知、整体建构、略读“回忆”和学习生字的教学目标,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本文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第八、十、十

3、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本文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二、 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1、在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段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体会,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了许多

4、省略号。在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用这样的设计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学法: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三、 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明确任务(二) 情境导读,直奔重点(三) 进行对比,突破难点(四) 小结练笔(五) 布置作业四、凡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交

5、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俄国作家契科夫写的凡卡一文,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九岁的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的事情。大家想一想: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呢?(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1年仅九岁的凡卡没爹没娘,现在又离开自己唯一的亲人爷爷,孤身一人来鞋店当学徒,他在城里的生活怎么样?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这封信,从哪些方面写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当你读到哪儿心有所触动感到愤怒、伤心、疑惑的地方作上记号,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集体交流感受师: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生:悲惨(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

6、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3、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师: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愤怒,我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九岁的凡卡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着这样的磨难。他承受的住吗?因此他想念着亲情,想念自己唯一的亲人 爷爷。一次又一次的哀求爷爷带他回家。谁愿意读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家的句子呢

7、?(出示句子:第八段最后四句话)生读。师:凡卡求爷爷带他回家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哀求、乞求 在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太难过而写不下去)谁还想读。指导朗读(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师:凡卡把他的痛苦压抑在心里,在这热闹的圣诞节前夜凡卡却躲在这冰冷的角落里向爷爷哭诉着自己经受的种种苦难,写着写着不禁想起了以前和爷爷在一起日子。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凡卡回忆了什么?回忆给你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回忆部分。生:砍圣诞树、冬夜雪景(板书:回忆快乐)指导朗读师: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3、4、13段(引导学生从“爷爷是守夜人”、“65岁”“缩成一团儿”、“

8、大厨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么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这样的写法就叫反衬)(四)小结:美好的回忆背后隐藏着什么?凡卡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他回家的愿望能实现吗?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板书设计: 写信 挨打 挨饿 挨困 苦27、凡卡 反衬 回忆 冬夜雪景 砍圣诞树 乐教学反思:凡卡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增加人

9、生阅历,激励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结构复杂,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长文巧教,教学中我采用抓主线,去枝叶,直奔重点的教学方法。我觉得自己以下两点做的还是比较好的。首先,我让学生抓住信的内容和凡卡对爷爷的呼救、哀求,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其间我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1)凡卡受尽哪些折磨?(2)从“揪着”“拖”“戳”“一点儿”等等词中,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并启发学生想象。同时感受细节描写起到的作用。另外,凡卡向爷爷哀求的内容,我是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感受凡卡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悲剧性的效果。 其次,我注重表达方法的指导。除了前部分的细节描写,我在教学凡卡回忆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时,让学生思考:a、凡卡的家乡有哪些值得他回忆的东西?b、乡下的生活真的都是美好的吗?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家乡生活的艰苦。学生很容易就能把乡下生活和大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的“乐”是为了对比、反衬出学徒生活的苦。整节课上完,教学效果令人满意。但仍有一丝遗憾,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引导的还是过多。找到了原因,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他人的优点,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