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9059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乘除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浏阳市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用纸科目数学年级七班级周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1.4 有理数的乘法( 3)课时课型主备人郝贻计辅备人陈宁安、余伟玲备课组建议教学目标本节课应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设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学生发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环境, 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要求学生解题时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分析讨论并力求计算快又准。(一)知识与技能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教学准备准备课前练习教法提示观察、分析、归纳与练习相结合13教 学 过程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一、学前准备1、下面两组练习,请同学们选择一组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1), ( 7) 88( 7) ( 2)( 6) 5( 2) ( 6) 52),( 5)(9 )( 9)( 5 )310103 1 ( 7 ) ( 4)1 ( 7 )( 4)2323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二、探究新知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

3、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3、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即: ab=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即:( ab) c=三、新知应用1、例题用两种方法计算( 1 1 1) 122、看谁算得快,算得准2621)( 7)( 4 ) 52) 9 11 15.31418四、课堂练习教材第三十三页练习五、小结怎么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作业布置: 名师学案第三十四页题14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板书设计1.4 有理数的乘法( 3)例题

4、用两种方法计算( 1 1 1 ) 12262教学小结、反馈:15浏阳市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用纸科目数学年级七班级周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1.4 有理数的除法( 1)课时课型主备人郝贻计辅备人陈宁安、余伟玲教学中让学生注意到以下两点:一、有理数除法法则遵守“符号优先”备课组原则,即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除。二、对于多个有理数相除,运算时可建议以从左到右进行,也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再进行计算。(一)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体会转化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准备小黑板观察、类比、对比、归纳教法提示16教 学 过程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一、学前准备1、师生活动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 米,共走了 20 分钟 .问 小 明 家 离 学 校 有米 , 列 出 的 算 式为.2)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 米的速度回家, 应该走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大小: 8( 4)8(一 1 );4( 15) 3

6、( 15) 1 ;3(一 1 1 )(一 2)( 1 1 )(一 1 )442再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2|、两数相除,同号得,异号得,并把绝对值相,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都得.2,运用法则计算:( 1)( 15)( 3);(2) ( 12)(一 1 );6( 3)( 8)(一 1 )43,师生共同完成P34 例 5.三、新知应用1、练习: P352、P35 例 6、例 7、3、练习:P36 第 1、2 题1页四、回顾小结五、检测练习1、计算(1)(+48) (+6);(2)3 25 1;(3)4

7、 (-2);32(4)0 (-1000).2、计算 .17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1)(- 1155) ( - 11) (+3) (-5);(2)375 23;32作业布置:教材第三十八页第五、六、七题板书设计:1.4 有理数的除法( 1)除法法则:例题教学小结、反馈:18浏阳市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用纸科目数学年级七班级周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1.4 有理数的除法( 2)课时课型主备人郝贻计辅备人陈宁安、余伟玲备课组建议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到过。 但教师还是应该提醒学生在没有括号时,应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在计算时,不仅要求学生要认真,而且还要细心。

8、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表个人意见。(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获得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准备计算器教法提示观察、类比、对比、归纳19教 学 过程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一、学前准备1、计算1)( 0.0318 )( 1.4 )2)2+( 8) 2二、探究新知

9、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2、由上面的问题 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3、结合问题 1,阅读课本 P36P37 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4、结合问题 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5、阅读 P37,并动手做做三、新知应用1、计算11)、 186( 2) ()2)11+( 22) 3( 11)3)( 0.1 ) 1 ( 100)22、师生小结四、回顾与反思五、自我检测1、选择题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 则这两个数 ()A. 都是正数B. 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 都是负数D. 都是非负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C .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 -13)关于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 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C.0 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 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20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C. 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