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90415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邵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2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B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C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2、某烷烃的结

2、构简式为,它的正确命名是( )A4-甲基-3-乙基戊烷B3-丙基戊烷C2-甲基-3-乙基戊烷D3-乙基-2-甲基戊烷3、电解精炼法提纯镓的方法是:以含Zn、Fe、Cu杂质的粗镓为阳极,纯镓为阴极,NaOH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通电时,粗镓溶解以GaO2-形式进入电解质溶液,并在阴极放电析出高纯镓。(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GaFe)。下列有关电解精炼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阳极主要电极反应式为:Ga + 4OH-3e= GaO2+ 2H2O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在阴极除了析出高纯度的镓之外,还可能有H2产生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和Fe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

3、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当下列所给有关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 Qc=K 5、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BCH2Cl2CC2H6ODC2H4O26、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7、现有四种元素

4、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3 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电负性:B原子半径:C最高正价:D第一电离能: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胶体将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溶液中B由溶液制备无水将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配制溶液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盐酸中AABBCCDD9、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B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

5、应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HA是强酸C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白色粉末中含有Na+ ,无K+D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非金属性SCSiAABBCCDD10、下表各物质中A、B、C、D、E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单质,B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则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表中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编号物质转化关系ADESiSiO2Na2SiO3SSO3H2SO4NaNa2O2NaOHN2NO2HNO3ABC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6、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8B25 时0.1molL1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时0.1molL1NaCl溶液的KWC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5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室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12、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发生了加成反应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100%利用,最终得到的产物易分离13、烷烃CH3CH2CH(CH2CH2CH3)CH(CH3)CH3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

7、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14、下列试剂保存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存放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B漂白粉置于冷暗处密封保存C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D烧碱盛放在玻璃瓶塞的磨口玻璃瓶中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CH4、NH4+、SO42-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4+、PO43-也为正四面体结构B1 mol金刚石晶体中,平均含有2 mol CC键C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高,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D某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16、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完全充满状态的是 ()ACr3+BFe3+CCu+DCo3+二

8、、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对乙酰氨基苯酚,俗称扑热息痛,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工业上通过下列方法合成(B1和B2、C1和C2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无机产物略去):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_,C2的结构简式为 _。(2)上述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填数字序号)。(3)工业上不是直接用硝酸氧化苯酚得到C1,而是设计反应、来实现,其目的是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扑热息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含碳不含氮,另一个含氮不含碳;b两个氧原子与同一个原子相连。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且峰面

9、积比为3:2:2:2,又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五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18、有机物A(C4H10O)可用作增塑剂、溶剂等。A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已知:R1-CH=CH-R2R1-CHO+R2-CHO(1)按官能团分类,A属于_。(2)AB的反应类型是_。(3)AC的转化中Na的作用是_。(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5)F的结构简式是_。19、(题文)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已知:

10、Cl2+2OHClO+Cl+H2O是放热反应。N2H4H2O沸点约118 ,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1)步骤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 ,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_;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_。(2)步骤合成N2H4H2O的装置如图1所示。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 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 继续反应。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3)步骤用步骤得到的副产品Na2CO3制备无水Na2SO3(水溶液中H2SO3、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Na2SO3的

11、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2的实验操作为_。请补充完整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_,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20、氯磺酸是无色液体,密度1.79gcm-3,沸点约152。氯磺酸有强腐蚀性,遇湿空气产生强烈的白雾,故属于危险品。制取氯磺酸的典型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为 HCl(g)+SO3 = HSO3Cl。实验室里制取氯磺酸可用下列仪器装置(图中夹持、固定仪器等已略去),实验所用的试剂、药品有:密度1.19gcm-3浓盐酸密度1.84gcm-3、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

12、 发烟硫酸(H2SO4SO3)无水氯化钙水。制备时要在常温下使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和三氧化硫反应,至不再吸收HCl时表示氯磺酸已大量制得,再在干燥HCl气氛中分离出氯磺酸。(1)仪器中应盛入的试剂与药品(填数字序号):A中的a_ B_ C_ F_ 。(2)A的分液漏斗下边接有的毛细管是重要部件,在发生气体前要把它灌满a中液体,在发生气体时要不断地均匀放出液体。这是因为_。 (3)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 (填装置字母)。(4)若不加F装置,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在F之后还应加的装置是_。21、 (1)已知:25 、101 kPa时,C(s)1/2O2(g)=CO(g)H1110.5 kJ/molC(s)O2(g)=CO2(g)H2393.5 kJ/mol试回答下列问题:碳的燃烧热是:_(填“H1”或“H2”);CO(g)1/2O2(g)=CO2(g)H_kJ/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