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89872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2题。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 B防洪C养殖 D梯级开发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状荒漠化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解析】1.D2.A第1题,由图可见,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通过梯级开发,建设了一系列水库,用于发电、养殖、旅游、灌溉,特别是还起到防洪作用,也能改善航运等。第2题,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

2、芜。读下图,回答34题。3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B甲、乙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C丙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D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4对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正确的是()A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丙地区要重视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产D丁地区要大规模开发沼泽地,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解析】3.D4.C甲地处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水资源短缺是其限制性因素。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科技水平,是该地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乙地处滇南地区,热量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今后应加大科技投入,改

3、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丙位于黄淮海平原,其粮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麦,旱涝、盐碱、风沙是其三大制约因素。今后应重视中低产田的治理,提高单产。丁地位于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存在着黑土冲刷,湿地退化等生态问题,今后应加强黑土培肥,切实保护现有的湿地,提高单产。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最大粮食输出国,农业现代化、专门化程度高,形成了农业带。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B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C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D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6有关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B乳畜带分布在西部温带海洋性

4、气候区C小麦区分布在南部沿海D农业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解析】5.A6.D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的棉花带分布在35N以南;乳畜带在五大湖及东北地区;小麦区在中部平原区。下图为美国1933年4月发生的“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此种灾害是()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解析】A“黑风暴”是强风侵蚀裸露的地表而产生的一种灾害。8引发灾害的根本原因是()A砍伐森林 B过度耕种C全球变暖 D灌溉过度【解析】B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破坏植被,将许多地方的草原开垦为农田,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因而引发了“黑风暴”。在2012年5月256日于山

5、东临沂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我国农业专家张福锁指出,从1980年至2008年,粮食产量扩大了1.5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化肥消费量却增加了3倍以上,我国存在严重的化肥过度使用的情况,氮污染已成为生命的隐形杀手。据此完成910题。9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肥力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农产品质量提高A B C D10为避免滥用化肥,应发展_农业。()A节水 B精确 C处方 D生态【解析】9.C10.C第9题,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有机质、磷钾和微量元素严重亏缺;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降低农产品质量;过量使用的化肥随水汇入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6、第10题,节水农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精确农业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的农业。二、综合题11读图,回答问题。(1)_和_(填字母)两个地区是美国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二者的气候类型分别为:_和_。(2)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却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其原因是_; _。(3)美国西部历史上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沙尘暴,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其人为原因主要是_,为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国政府发展了_、有机农业、_、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等。【答案】(1)FG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机械化程度高、管理科学、农业生产效率高

7、;地广人稀(3)过度开垦荒地、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的破坏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解析】第(1)题,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是美国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分别对应图中的F和G所示的农业带。第(2)题,美国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第(3)题,引发沙尘暴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们过度垦荒、破坏植被,为此美国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

8、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13从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用水量较大【解析】12.B13.C第12题,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为防洪;受益最大的应为中、下游地区,故B正确。阿斯旺大坝所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灌溉。题干中已经叙述,该大坝建成之后对尼罗河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影响最大。第13题,年泄洪量可以从年径流量考虑。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年径流量大;阿斯旺大坝位于尼罗河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尼罗河主要靠上游来水的补给,径流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