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875161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词类活用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3、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在享受成功的基础上,培养形成为习惯。2、培养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纾国难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师、辞、许、鄙、济、微、敝、以、之、焉、其。 2、赏析烛之武人物形象及塑造艺术手法。学习难点:理解词类活用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具:导学案 多媒体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

2、课时一、导语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二、解题1一学生读课文注释。2教师补充: 关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

3、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投影显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资料: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投影显示:古代姓名的由来1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尧虞舜夏商周姬姚姜2以国别地名为姓

4、国别:齐鲁韩赵魏秦楚宋卫 地名:东郭南宫西门欧阳3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司徒帅尉 职务:巫乐陶屠卜施商4以动植物为姓牛马龙熊(可能是氏族图腾)杨柳5以数字为姓伍陆万6少数民族的姓金翦萨慕容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投影显示:生字:函(hn)氾(fn)佚(y)缒(zhu)阙(ju)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ng)(人名逢孙)通假字: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秦伯说(“说”同“悦”)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2一学生读。3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

5、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投影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补充资料: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

6、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

7、裂痕。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

8、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4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问:秦晋“分别驻军”有什么重大意义? 郑国为什么不向楚国求救?四、布置作业1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2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回答:编年体史书。2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投影显示:(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3)微夫人之力不及

9、此。(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

10、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二、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

11、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

12、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投影显示例句出处类型释义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

13、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5.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

14、词语的义项(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投影显示1.若例句出处释义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2.说例句出处释义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3.辞例句出处释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4.鄙例句出处释义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