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487288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即宽容、容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北京的繁荣昌盛,生机勃勃得益于其浓厚的包容精神,最好的例证就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在这个地方融合徽剧、汉调、秦腔、昆曲等剧种演变而生的。这就是因为这个地方能包容借鉴他人所长而后成自家精髓。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需要包容精神,而作为教育三大支柱之一的家庭教育,同样也需要包容精神。包容精神对于家

2、庭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千差万别而且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的特点需要被包容和理解,否则就容易被当成缺点。例如,面对孩子“童言无忌”的特点就需要包容精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童言无忌是其重要的特点。有这样一个例子,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们什么东西是对称的?其他孩子都抢着说:眼睛、眉毛、鼻孔、耳朵、手、脚、腿、胳膊。而其中一个男孩却说:“老师,人的两个屁股是对称的,男孩的两个小蛋蛋是对称的。”老师就觉得这孩子有问题,并告诫其母亲回去好好管教孩子。而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往往对事物有独特见解,更富有创造性、独立性,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时候孩子的童言无忌来源于他的顶针式推理。有

3、位爸爸在教育孩子分床睡的过程中,就遭遇了以下顶针:爸爸找儿子谈话:“儿子,你都9岁了,是男子汉了,男子汉应该自己睡觉。”儿子眼睛突然一亮,指着爸爸说:“你更是男子汉,更应该自己睡觉了。”爸爸一听急了,说:“你懂什么,这是我老婆!”儿子想了想说:“那我现在跟你老婆睡觉,将来你跟我老婆睡觉”他爸一听急了,这不是乱伦吗?非要揍孩子,而事实上这只是孩子的顶针式思维方式。所以说如果父母缺乏包容的精神,则会把孩子一些简单的思绪视为大逆不道的想法。因此对于孩子的童言无忌需要以下包容态度:1、经常和孩子探讨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想法,允许孩子“胡说八道”。2、要做孩子的法官,先做孩子的律师。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

4、问题。3、认真回答孩子的提问,尽可能给孩子一个科学的答复。4、孩子有独特的想法,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家庭教育的包容精神,更要体现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儿童时代是最可能犯错误的时代,也是最需要犯错误的时代,错误有可能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营养。所以父母要对孩子的犯错误具有很高的包容精神。否则,一个不会犯错误不敢犯错误的孩子将来有可能犯大错误,例如药家鑫的悲剧,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在父母苛刻的教育下,他太害怕犯错误了,犯了错误就想彻底掩饰,结果导致杀人。用包容来善待对成年人的畏惧和对成为好孩子的渴望,往往使儿童犯错误的时候惊慌失措。成年人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极有可能深刻影响孩子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甚至决

5、定他如何对待社会。所以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具有如下的包容精神:1、宽容儿童犯错误。无论儿童犯下什么严重的错误,都要引导他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改正错误。2、引导儿童认识错误。让孩子认识到犯错的原因和教训。3、鼓励儿童敢于对错误承担责任。当儿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往往是他们非常希望改正错误的时候。包容精神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亲子关系的重要影响上。关系的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在英国一位年仅13岁的男孩与15岁的女孩生下了一名女婴,而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例在我们周围也同样存在。在这些极端事例背后的家庭里,往往存在着失败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的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

6、用,改变教育应该从改变关系开始。而改变关系必须从改变态度开始,对待孩子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包容、倾听和理解万岁。只有包容了孩子的缺点,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才会有好的关系。包容精神在亲子关系中的具体方法是坚持五个原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包容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从包容到尊重再到尊严的过程。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孩子的教育是有法律依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五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五条分别明确规定了,父母、学校、社会、司法机关等都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法律是尊重孩子的保障,但尊重孩子却要从包容孩子开始。在一节小

7、学的语文课上,一位语文老师在津津乐道地讲麻雀这篇课文,老师最后总结说:“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母爱。”这时一个男生举手,抗议说:“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只母麻雀呢?它为什么不是公的呢?课文没有一个地方说它是母麻雀啊?”这个问题把老师给问倒了,老师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过这个问题呢。但这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想问题的角度很独特,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不仅表扬了这个孩子的勇敢,而且还把课后题的答案按照孩子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这位老师对待孩子质疑的态度就是包容精神的体现,这是值得广大父母和老师学习的。这两年在一些学校出现的“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事件,其实就是学校不能容忍孩子的暂

8、时落后,不尊重孩子的不同特点,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教育歧视,是与教育的包容精神背道而驰的。而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存在,不过形式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比较、嘲讽、责骂。所以说包容精神可以避免对孩子的教育歧视,让我们更加尊重孩子。包容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一节美术课上,有位小学生因把大海涂成了红色,不仅受到了同学们的嘲讽,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最后这个孩子眼泪夺眶而出,哭得很委屈。他说:“我画的是下午的大海,大海的确是红色的。”海边长大的人就会知道,在落日的照耀下,大海的确是有可能显出红色。可是,由于缺乏对个性表现的包容,一个小学生的自然表现却被视为谬误,如果老师多一些包容精神,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就

9、不会受到伤害。包容避免让孩子失去尊严,这些年出现的“虎妈”、“狼爸”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缺失包容精神的体现,当父母以爱的名义苛求孩子时,就很难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包容精神了。当然包容不是纵容,即使我们在惩罚孩子时也能做到包容,避免让孩子失去尊严。例如北京市史家小学的德育主任李晓鹏老师提出的“协商处罚”,让孩子参与对自己错误处罚方式的决定和选择,不仅有效保护了孩子的尊严,而且让孩子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起到了更有效的教育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包容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无条件的爱,在埃尔菲科恩无条件养育一书中,提出了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爱的观点。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只有在做到父母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父母所规定的某些

10、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无条件的爱是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有条件爱的教育思路是“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这会让孩子在完成父母的标准时,逐渐失去自我,最终会讨厌自己和怨恨父母。无条件爱的教育思路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这才是让孩子做真正的自己,逐渐培养爱自己,爱家人的意识和能力,最终拥有高幸福感的人生。所以家庭教育中包容精神的最高体现就是无条件的爱,即将孩子看作是拥有独特潜能、独特个性、独特思维方式等特点的人(而不仅仅是“可爱”),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其实就是包容精神的体现。让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实践北京精神,让我们用包容的精神来无条件爱我们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