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861395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两首望岳春望”说课稿说课人:刘睿睿一、教学背景(一)课程背景望岳春望位于八上第五单元古诗文单元,是“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八年级的诗文学习既要完成诵读、疏通文意的初步任务,更要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做到披诗文入情,注重赏析,读出志趣,品出味道。(二)文本分析望岳春望写作背景盛唐渐衰中唐诗人杜甫青年中年描摹景物雄伟磅礴的泰山破败凄凉的国都情感心境豪情壮志深沉悲痛诗作风格雄豪沉郁解读诗歌:1、 外在形式上:1)文体风格望岳为古体诗,问句开头,主体描景,结尾直抒胸臆,喷薄而出,颇具雄豪诗风,为盛唐之音;春望为五律,讲求对仗平仄,景情交融,字字珠玑,字字泣血,句句含情,情感含蓄深沉,颇具沉

2、郁诗风,见中唐之貌。2)所选景物典型。望岳中泰山参天耸立、巍峨雄伟、气势磅礴,与杜甫青年志向心境相契合;春望中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一片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的景象,与中年杜甫内心的深沉悲痛相契合。3)锤炼词语“语不惊人死不休” 。望岳:“钟:”为“集中”“钟情”之意,把大自然写得有情,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偏爱。“割:”化静态为动态,化被动为主动,泰山能左右日光,改变天地。望春:一个 “破字”,让人触目惊心;一个 “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一个 “在字”,意为山河不变,江山易主,好似虞美人中所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长安城早已“物是人非” 。表面字字无情,实则字字泣血。一个 “溅字”,不能替换

3、为“流” “落”字。“溅意”为“迸溅”,意味着悲痛到了极点。一个“ 惊”字,让人触目惊心。4)景情关系。望岳为诗人即景抒怀之作,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春望为诗人触景伤怀之作,移情于物,物我一体。2、内涵方面:题眼“望”字统摄全诗。 “望”字内涵丰富,有“眼望” “心望”“守望”之递进关系。望岳春望“望”到的景不同,抒发的情不同,甚至创作风格都有很大变化,需要对比品析。但变化之中始终不变的是杜甫对国家的守望之情。此外,深入赏析春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后世称杜甫为“诗圣”的原因。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青年时代的杜甫胸怀高远,壮志凌云,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 颇具理想主义色彩。 然而当梦想照进

4、现实, 中年杜甫所经历的一切残酷地摧毁了那些梦想,凌云之志不得实现。然而虽然杜甫的仕途之志没有实现,但他用他那句句含情、字字泣血的诗篇,用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守望” ,为后世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杜甫也永远地屹立在了文学史的巅峰之上,真正实现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三)学情调查分析1、 请写出你对杜甫的了解。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 后世称杜甫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杜甫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文学常识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地了解杜甫其诗、 理解杜甫其人。【备课思考】学生只“知其然”,教师应紧扣诗歌内

5、容教学,令生“知其所以然” 。2、 请写出你尚不能掌握的字词。望岳:岱宗,夫,生曾云,决眦,会当,凌绝顶。春望:感时,花溅泪,鸟惊心,烽火连三月,搔,胜簪。3、 请写出这两首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简要说明原因。80%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喜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喜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喜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喜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喜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调查结果分析】从数据上看,望岳似乎更受欢迎。 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喜欢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并能说出喜欢的具体理由; 而对于写景的 “造化钟神

6、秀, 阴阳割分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这四句,却不能说出喜欢的具体明确理由。【备课思考】学生赏景“无处下手”,教师教生“有法可依” 。4、 试着推测编者将这两首诗以这样的顺序编在同一课中的意图。50%能说出较合理的理由。其中 20%能结合背景和诗人经历来说明。【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同学“知人论世”的意识较弱,学生多只“读诗”。【备课思考】教师带生关注“知人论世” ,建立正确科学的鉴赏诗歌思维方式。5、 请写出你需要老师帮助和提供的是什么。背景资料。更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作者的思想情感。杜甫人生的变化和唐朝的情况。杜甫为什么会忧国忧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感?【调

7、查结果分析】反映出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备课思考】教师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力求平衡“知识方法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二、指导思想课标精神(一)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语言文字)与人文性(文学文化)的统一。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思维品质、人生态度和思想修养,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二)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1、知识与能力:鉴赏方法、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诗歌鉴赏思维方式。2、过程与方

8、法:题眼整合、层层递进。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重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文本深入解读和学情调查)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文化熏陶。3、情感态度价值观:守望国家、仰望诗圣。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小结: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积极三观。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体会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 景情分析法,炼字法,拓展延伸法 等。2. 建立鉴赏诗歌的正确思维方式 “读诗知世论人” 。(二)过程与方法1. 朗读感

9、知法,诵读体悟法。2. 用诗歌赏析法“读诗” ,用背景介绍法“知世” ,用对比阅读法“论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品析,理解杜甫对国家始终不变的守望,激发学生对诗圣杜甫的仰望之情。四、教学过程 (详见教案)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二、赏析(一)整体感知望岳1、齐读。2、把题目“望岳”换作“看岳” ,可以吗?(二)深入分析1、前四句中,诗人“望”到的泰山具体是什么样子?2、重点赏鉴动词:“钟”“割”。3、诗人通过“望”岳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三)补充背景(四)朗读体悟三、设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过渡青年时代胸怀高远的杜甫,他的凌云壮志后来实现了么?四、赏析(一

10、)写作背景春望(二)朗读感知(三)深入分析1、题目春望能否改为望春?2、请结合前四句,描绘一下诗人“望”到的是怎样的景象。3、重点赏鉴动词:“溅”“惊”。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朗读体悟五、对比1、对比品析品析两首诗,题目同为“望” ,“望”的内涵有何异同?2、拓展体悟杜甫用他的一生在“望” 。六、升华1、开放式讨论探究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 ,请结合春望的诗句,思考为什么后世称杜甫为“诗圣”?2、升华提问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实现了么?七、作业1、结合我们对杜甫诗歌的学习以及对杜甫的了解,请谈谈你对“生前的命与二选一身后的名”的看法,并写在练笔本上。2、运用本节

11、课所学习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设计特色(一)抓题眼“望”,整合问题,巧妙设计大问题提领望岳之“望”把题目 “望” 岳换作 “看” 岳,可以吗?春望题目春望能否改为望春?之“望”引出思考角度解决问题望的对象特征景教学望的情感心境情重点望的视角距离望的对象特征景教学望的情感心境情重点(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一题两问异答,杜甫实现了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实现了么?提问时间设计意图答案深入思考延伸思考第一次问赏析望岳后设疑过渡没实现生前命课后教学第二次问探究“诗圣”后升华探究实现了身后名作业难点(三)眼望心望守望诗圣: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仰望诗圣诗圣人守望志心望情眼望景赏析景体会情领悟志认识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真正读懂诗歌,真正认识诗人。小结:杜甫是最正统儒家思想的承袭者,他怀仁心,忧国忧民,由始至终守望着国家。虽然他的仕途之志没有实现, 但他用句句含情、字字泣血的诗篇,用他对国家的热爱和 “守望”,为后世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财富。杜甫也因此永远地屹立在了文学史的巅峰之上,他真正实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板书设计: 见 PPT通过以上教学,力争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