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86001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发的期盼》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发的期盼》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发的期盼》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发的期盼》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发的期盼》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发的期盼教案【教学目标】1讨论“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学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关注老人,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2思考与“孝”有关的话题。3学会倾听,抓住关键信息。【教学过程】一、 导入当早晨5点30父母骑摩托车送你上学,你不经意间看到父母日渐稀疏的头发和悄然滋生的白发时,当你以“叛逆”的名义大声顶撞父母,父母有一天捂住胸口,颓然坐在沙发上时,当你责怪父母“老土,什么都不懂”时,当父母有一天需要你的搀扶时,你不禁会问,“父母的时间都去哪了?”(播放:时间都去哪了?)时间在你健壮的手臂上,在你智慧的眼神里,在你精力充沛的拼搏中,在你取得成就后的兴奋里。接下来让我们

2、走进白发的期盼,去倾听父母的心声。二、学会倾听 1倾听是能力,是智慧,是美德。 “倾听”注意事项: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三、倾听新闻 走进文本 【第一段录音】1.请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工作)”三个方面,简要地叙述一下录音里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注意:请用听到的素材回答)2.这位采访对象,她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二段录音】1.作者采访的林女士等人生活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最期盼的是什么?2.作者在这段录音中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三段录音】1. 在对待父母“精神赡养”的问题上,

3、中年人、青年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其实质是什么? 【第四段录音】1. 魏先生在父亲去世后有怎样的感触?2. 作者通过这次采访,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意图?三、倾听自己 走进心灵请大家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学生回答时播放背景音乐神秘花园,学生回答是个性化的,教师注意引导)四、倾听历史(父母),走进未来(自己)让我们倾听父母的诉说!白发的期盼着重于告诉我们老人们需要精神赡养,它主要是提出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要对老人进行精神赡养?只是为了回报他们曾经对我们的辛劳付出,为了让他们过得更好吗?如果是这样,那白发的期盼不过是道德或者法律问题。从这个层面讲,那些积极努力尽心尽

4、力赡养老人的儿女们我们都可以冠之以“道德标兵”标签。如果事事都以道德约束、用法律制裁,日子就会过得清汤寡水、索然无味。如果,我们把父母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需要我们去研读、探寻、思索的历史,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或许可以看做是对自己的精神滋养。我们把历史当作一门学科,背诵大事,记忆重大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但是,在浩瀚的史实及无数的年岁里,我们却很难找到思想交融和心灵共鸣。面对历史,我们没有找到对话的基点,很多时候我们对历史的学习是僵硬的、干瘪的,我们误以为历史就是枯燥的知识或铁定的事实。但是历史啊,是人创造的,潜藏着厚重、深刻与哲理,它应该是鲜活的、丰富的、细腻的。历史有大有小,有

5、民族史,也有个人史。我们侧重国家历史的系统机械地学习,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历史,并且是正在进行时。那是一部时时刻刻把情感、思想、言行都渗透在血肉里、刻印在脑海里的历史。而父母,是我们历史的发源地,那是我们降生与成长的地方。或者说,父母,是与我们自己血肉相连、骨肉相关的史前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将来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而父母的记忆和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从个人史的角度去思考白发的期盼、思考父母的精神赡养,我想那就不再只是道德约束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谱写个人史,如何续写或改写家庭史的问题了。因为每个人的记忆,与家庭的记忆、集体记忆细密地编织在一起。你的记忆是什么就决定了你会忠诚

6、于谁,会反叛于谁。它会决定你的爱、你的恨。在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应该学会倾听父母的诉说(显然,这里“倾听”内涵已经扩展了,不单指用耳朵听,还只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考、用心去体味),应该明白倾听是能力,是智慧,是美德。精神赡养也不只是为了让父母愉快而尊严的活着,更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明白:没有谁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却可以选择与父母同呼吸,共命运。是的,倾听不一定就非得执行,交流也绝不只是为了达成共识。倾听,是为了让我们在历史的阅读与续写中,有力量去接受命运,有能力去理解父母,改变自己和世界。五、结束语。 感恩要趁早,行孝要及时。赶紧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心情沮丧时的一个电话,也许是志得意

7、满时的一个微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月考卷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你亲自做的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也许是你亲手采摘的一束康乃馨,但在“孝”的天平上,他们等值。播放当你老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苹果,厨房碗筷好像没洗干净,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面条,母亲的嘴角常粘着饭粒,父亲的花草树木已经荒废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炒的菜太咸太难吃了,他们经常忘了关电视,忘了关水管,甚至忘了关煤气灶;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想洗澡,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迟缓,你发现他们的房间有异味而他们却闻不到;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生病了,或者懒惰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器官退化了,许多事情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做好了。是的,他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到了需要你留意、需要你照料的时候了。多点时间陪陪父母吧,对他们好一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你要明白,父母的现在与我们的未来,就是不可言说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