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85238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方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方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方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方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案例名称常见的碱(第三课时)科目化学教学对象九年级提供者梁金仓课时1一、教材内容分析1、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 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

2、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等。需要四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

3、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NaOH和Ca(OH)2的性质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引入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4、分别遇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显什么颜色?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复习酸碱指示剂与碱溶液的作用,从而引入新课,学习常见的碱NaOH和Ca(OH)2观察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要求学生用镊子夹取3小块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并实验,并完成课本P54实验10-6的表格。实验、观察有关现象,并做好有关纪录通过学习实验归纳总结NaOH的有关性质归纳NaOH的有关性质通过上面实验,讨论如下问题:1、 NaOH固体表面为什么会溶解?2、 怎样保存NaOH固体?NaOH固体能否做干燥剂?思考、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aOH的腐蚀性把洗净的鸡爪放在装有约2

5、0%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浸泡前后的变化情况。(说明:上课前教师先把鸡爪浸泡在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通过此实验,让学生体会到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归纳NaOH的腐蚀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以下问题:1、 这个实验说明NaOH具有什么性质?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Ca(OH)2性质和用途要求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冬天园林工人为什么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2、为什么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用石灰浆抹墙后变得又硬又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日常生活

6、中见到的现象,从而引入对另一种碱Ca(OH)2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Ca(OH)2的制取和性质Ca(OH)2是如何制取的呢?Ca(OH)2有哪些性质呢?(教师归纳小结Ca(OH)2的有关性质)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然后加少量水,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CaO和H2O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探究NaOH、Ca(OH)2的化学性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55“活动与探究”的有关实验完成有关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学生亲身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CO2和NaOH是否能反应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和C

7、a(OH)2发生了反应,那么同学们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实验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欲望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是否说明CO2和NaOH不反应?还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实验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加强对小组内的合作、互动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评价方案是否严密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学生评价每

8、一个方案是否严密?学生代表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实验通过学生展示方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展示实验方案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用一个干燥的烧瓶里收集满CO2,然后迅速倒入NaOH溶液,用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用止水夹夹住,振荡,再把导管的下端伸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打开止水夹,水会沿导管上升到烧瓶里,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评价教师的设计方案并观看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设计方案的展示,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多元化的思考CO2和NaOH反应探究的思路的小结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方案。同学们的设计独特新颖、有趣,化

9、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跟物理也有相互联系的,解决化学问题也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科学掌握设计一些反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方案的思路归纳、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和方法布置作业学生练习开始教学流程图引入新课探究NaOH的有关性质观察现象并讨论投影1、 把NaOH置露2、 将鸡爪放入NaOH溶液中 通过学习实验归纳总结NaOH的有关性质 否 是板书归纳氢氧的性质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反思评价总结完成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学业评价设想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

10、过程表现性评价。纸笔评价是通过试题测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过到能力与方法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而过程表现性评价则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上两方面综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是总结性与过程性的结合,是发展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在量化的基础上发展质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 纸笔评价(在课外进行,时间5分钟)1、氢氧化钠是一种 色的 体,在空气中易吸收 而发生潮解,故可作为某些气体的 剂,俗名叫 、 、 。2、氢氧化钙是一种 色的 体,俗名叫 、 。它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

11、应的方程式是 。该反应 (“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2、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冲洗,再涂上 溶液。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证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4、 请用三种不同方法区别氢氧化钙和稀硫酸两瓶无色溶液,只需写出试剂名称:方法序号所用试剂方法序号所用试剂方法序号所用试剂123 表现性评价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小组成员: 主题: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请给各小组一个评价:(用A+、A、B+、B、C作为评价的等级)小组1小组2小组3小组4小组5小组6小组7小组8小组9小组10小组11 把CO2通入NaO

12、H溶液中是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但同学们都能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设计独特新颖、有趣,所以大家都很棒,特别是积极参与了讨论和评价的同学。那么,大家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八、帮助和总结此教案是为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兴趣班而设计的。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对有关碱的性质的学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同时,

13、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对CO2和NaOH能否反应的实验探究,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很多精彩的方案。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真正扮演好“老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的角色,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当然,此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超时10分钟,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讨论时间而造成超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