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4838595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游戏铺垫1.做一个文字游戏,仿照“杨柳依依”的格式,说几个这样的描写美丽的景物的词语。2.像这样描写是还有很多,自由读词语手册中的积少成多: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揭题引入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读通课文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至少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句序。检查初读情况A.分句子指名读,学生互评(你觉得他读得好在哪里,为什么)B. 指名读全文,必要时老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与韵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何为绝弦何处绝弦为何绝弦)何为绝弦1.读好课题,读准“弦”。2.齐读课题。3.引导质疑 “绝弦”

3、、“伯牙绝弦”的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何处绝弦4文章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为何绝弦5.将文章再读一遍,看看伯牙为何会做出这样绝决的行为?(理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落实“谓”)板书:知音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落实 “善”字:“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B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

4、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2)理解“善”的意思,对比刚才“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3)读着这个峨峨(洋洋)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江河)?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师生分角色共同进行完型填空: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善哉,( )兮若( )!”;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善哉,( )兮若( )!”;师伯牙鼓琴,志在( )C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5、!知音难求A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别人仰慕他还来不及,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B.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C.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引读课文)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就说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就说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子期就说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幻灯出示:峨峨泰山一般的志向,洋洋江河一样的胸怀。)D.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E懂我者,子期也!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相知相惜,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出示幻灯:伯牙

6、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五、深悟课文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终于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只可惜天意弄人啊!(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啊!(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

7、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2.站在子期冰冷的墓碑,往事历历涌上心头,伤心的伯牙会怎样悼念他的知音呢?请写下来。3.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课文。六、背诵课文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2熟读成诵。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