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81681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30].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标准: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改革的主要过程,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作用。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2.通过研读材料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过程;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3.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安

2、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很多经济术语,而且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国从十四大开始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生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解起来更有难度教学重点:农村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以视频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我们的习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那么中国的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取得什么效果呢?(二) 出示学习目标:(

3、设计意图: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总体把握教材)(三)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以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文本内容)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儿开始?目的是什么?2、最先开始实行改革的是哪个地方?内容是什么?取得怎样的效果?有什么重要影响?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心环节是什么?取得哪些成果?4、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影响?(四) 学生展示、质疑(设计意图: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五) 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进行探究 : 第一环节:告别饥饿的“宣言书”第二环节:迸发活力的“国企人”第三环节:促进发展的“经

4、济体制”探究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出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面临什么状况?材料一: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材料二:农民说:“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材料三: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材料四: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过

5、去喂猪不超过一头,喂鸡不超过三只 摘自小岗村,严宏昌家的年关学生交流,教师归纳: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没有自主权,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教师问:面临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学生答:改革教师问:怎样进行改革?引入探究二探究二:怎样进行改革?教师播放视频: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通过观看视频学生知道我国最先进行改革的是从小岗村开始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教师语:小岗村的改革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那么取得什么效果呢?引入探究三探究三:改革的结果怎样?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出示改革前

6、安徽凤阳花鼓词和改革后的凤阳花鼓词以及小岗村改革前后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比较表让学生得出改革的结果: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逐渐富裕起来 教师再出示材料阅读:1984年,严宏昌一家七口年收粮达到2万斤,家里已经不愁吃穿,他寻思如何致富开始发展工业,他办过塑料编织袋加工厂,面粉加工厂,食用菌加工厂,工艺被厂通过这则材料让学生明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由学生归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师过渡语: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的浪潮开始涌向城市,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是怎样的呢?引入第二

7、环节探究四:(城市)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出示两则材料,问:这个厂长的烦恼是什么?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材料二: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工厂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电风扇,鼓风机等降温的措施,但是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学生交流回答: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企业没自主权。教师问:怎么办?学生答:改革教师问怎么改?请你出谋划策,引入探究五探究五:怎样进行改革?学生交流回答:1、把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

8、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教师语: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成效呢?引入探究六探究六:改革成效如何?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过渡语:鉴于在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取得巨大效果,我国在十四大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入第三环节探究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二、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通过表格让学生明确计划经济与市

9、场经济的区别,再引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加深对这两种经济的理解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高屋建瓴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长期以来,人们深陷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认识误区三、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教师用1978年和2017年经济总量占全球比和GDP数据对比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即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最后通过设置一个讨论题让学生明

10、确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六)巩固构建 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 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七)当堂检测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中小城市C大城市 D国有企业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1979年,我国农村地区有这样一副春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

11、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春联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B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非常喜悦D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提高4.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D.废除国有制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A B C D6.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政策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哪些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哪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