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78973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假期生活随笔(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1(1320字)湛蓝的天空下,金色的阳光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幸福路小学多名师生和部分家长共同庆祝祖国母亲67岁华诞。一面面挥舞的国旗是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每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祖国母亲最好的祝福。“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歌声传递我们的心声,在操场上久久回荡。这一天,我们用什么方式度过更有意义呢?去书店看书吧,好久没去了,说走就走。我带着女儿和侄女,跟随拥挤的人群,穿越城市,来到新建的“回声馆”。它隐藏在繁华的人民路,里面的安静与外面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宛若到了“世外桃源”。沿着木梯拾级而上,靠墙的一侧摆满了书籍,脚步也不由放慢了

2、,手指在一行行书籍前划过,小心取下一本书,索性坐在楼梯上仔细翻阅,这种感觉是那么美妙!坐得有些累了,就下到一楼,小圆桌旁还有一个空位,轻轻示意了旁边的人,得到确认后,就舒服的坐在椅子上,把书放在桌子上,心无旁骛的继续阅读。手头的两本书,一本是黄小厨的美好日常,一本是我与地坛。迫不及待翻开的是第一本,因为黄磊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演员、一位父亲、一个幸福的黄小厨。说实话,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阅读过一本“菜谱”。或许书中不是在介绍菜,而是在表达一种情怀,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吧。冬储大白菜,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可在那时,却是每家冬天的头等大事。还记得自己和妈妈一起用板车把凭票供应的大白菜拉回家,再小心地

3、摆放整齐。白菜心用盐、醋、白糖、香油、辣椒油一拌,最为可口,是我小时学会的第一道菜。一个年轻时迷倒无数少女、主妇的文艺青年,却在自己成了家后,把为家人做饭当成了最重要的事。肚腩一天天凸起,脸上的笑容却愈加灿烂。在他心目中,家的味道就是一道道亲手烹制的佳肴吧!我与地坛记叙了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疾后,与地坛结下的一段不解之缘。最早阅读过他写的怀念母亲,文中的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默默忍受暴怒无常的儿子,可沉浸在自己痛苦中的作者却没能体会。直到母亲的骤然去世,才让他理解,并陷入深深的愧疚和思念。读到结尾,让人唏嘘,也让我们反思,当我们遭受不幸时,关心我们的人更难过,要学会坚强,为了自己,更为了他们。读着

4、书中的文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母亲,每天在儿子摇着轮椅出门时,满是担心,想说什么,却又不知怎么开口。在儿子到达地坛公园不久,她就会循迹而来,远远地看见儿子才会放心回去。情绪不稳定的儿子有时明明看见母亲遍寻不着焦灼的神情,却任性地躲在树丛后。在母亲去世后,他才深深知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足迹”。有关母亲的描写那样让人感动,而那篇好运设计,则让人在尽情畅想自己美好未来的时候,不由反思:人的一生怎么可能如我们设计那样美好,接受现实,现实就是做好的设计。我陶醉在书中,时而落泪,时而感慨,时而掩卷沉思,时而联想起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黄昏时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走

5、出书店。天空下起了小雨,路灯下,看着雨丝交织成的雨帘,等待出租车的我,心静了下来。“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我选择了读书,你呢?教师假期生活随笔2(1164字)在民谣过年中有“二十八,贴花花”,其中的“花花”指的是“春联”和“窗花”。今天正值腊月二十八,是贴“花花”的日子啊!提起贴“花花”,我印象最深的是“贴春联”。儿时,每到贴春联的日子,父亲准会在大公鸡还没打鸣就起床了。简单盥洗之后,他就开始扎摊写春联了。我呢,由于喜欢当父亲的小跟班,而且还喜欢看父亲用毛笔专心致志的在红纸上写正楷字,为此,凌晨只要听到屋子里有动静,我就会悄悄地从暖和的被窝中爬起来,顾不得洗把脸,就站在父亲的身旁了。只

6、见父亲先熟练地把见方的大红纸进行对折再对折,再用剪刀把纸裁开成长条,接着再把长条纸对折几次,成为七个字的方格后再展开,这第一道工序就算完成了。紧接着,父亲会把墨汁倒到墨盒里,再拿起事先用温水泡开头的毛笔放进墨盒里,等笔头蘸饱了墨汁,就开始写春联了。那时父亲写春联,大多用的是七言古诗中的名句。父亲动笔写春联时,我会站到父亲的对面,不时地帮父亲向前拉着纸,且在心中默默地读着诗句。一副春联写好之后,我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屋子的一角,晾在地上。就这样,父亲一副副地写,我一副副地排成排晾在地上两个小时左右,等父亲把我们一大家子的春联全部写好后,奶奶就把早饭做好了。吃罢早饭,奶奶会用小锅打一锅面糊(浆糊)

7、。等面糊凉了之后,我和哥哥、弟弟就开始挨家挨户、逐个门贴春联了,当然,先贴我们家的门。贴春联时,我负责用小笤帚往门框上刷面糊,哥哥负责往门框上贴春联,弟弟呢,会在哥哥贴完春联之后,再用干净的笤帚扫一扫,也就是压实、粘牢春联。我们一大家子前后四截院子,再带上大门等所有的屋门都被我们贴过春联之后,放眼望去,满眼全是中国红,喜庆得很哪!后来,我们兄妹十几岁了,父亲就把春节写春联的事交到了哥哥的手中。贴春联依然是我们兄妹干的。再后来,我长大成家之后,我们家的春联都是我那口子写的,因为他酷爱书法,且青少年时参加比赛获奖后还拜有书法老师。贴春联,我依旧年复一年地干着。十多年前,我们家每年贴的春联都是一位忘

8、年交的知名的老书法家亲笔书写的,看着格外地养眼。这几年,我家贴春联的事都是我儿子干得,只不过是印的春联。虽然这印的春联看上去很是花哨,但是总感觉没有墨香,味欠点火候。另外,以前门芯贴门神,后来大都贴“福”字。请记住:“福”字贴在门上一定要正着贴,只有柜子门、垃圾桶等地方贴“福”字,才要倒贴。听说,韩国每逢过年,都是家中母亲带领孩子亲手书写对联和贴对联的呀!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春节文化瑰宝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一定要继续并发扬光大。朋友们,你家贴好春联了吗?教师假期生活随笔3(1237字)五一假期,出去嗨是一定的。假期前就订好了路线,一成不变的还是南阳老界岭。不是因为那里的景色怡人,而是那里有着

9、我的心之向往。虽然栾川这三年来一直在修路,宁愿绕远也要利用假期去,吸氧、陪伴。闲话不多说,走了。假期第一天一早收拾完毕,从大学路就上绕城转郑尧转二广南召下,进入转山模式。等过了白河后,看到山上的映山红特别的吸引眼球,天特蓝,偶尔还飘过几朵大白云。这时心中已是痒痒的了。那道阳光真是耀眼,不行心中的那种激动已经掩饰不住了,停车。伴着这强烈的光线一番狂拍,拍出的照片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站在路边停着山蝉的鸣叫,山风的吹拂,阳光的照拂,醉了,真是醉了。这时,老妈的电话打了过来,问到哪儿了,马上上车。剩下十几公里的山路一会儿就到了。老妈已经准备好了饺子,放完东西,沿着北山去近距离感受映山红。后山的那条

10、路年前冬天修整了一番,比起以前宽敞了不少。路边也新修建了不少的小景观。走了将近十分钟后,看到了一大片的映山红,在绿色的树林红,特别的显眼,因中间有一道河的距离,只能远观。因为上游平整了不少的土地,原先路边的一个大潭里面的水也降了不少。漏出来里面的大石块。走到了松泉山庄的后面有一条小路,沿着陡峭的小路,向上走去,里面的映山红特别的多,有含苞未放、有怒放的、有正开到极致的。真是可爱深红爱浅红?对着那片深红、浅红真的不知道该看那一朵了。让眼睛感受了一场视觉盛宴后,沿着石栎小路来到平路上。还是平路好走呀!原本要去看看那几棵山上的野兰花的,再看了那一片映山红后决定改天再去。沿着河道下来转到了河的另外一边

11、,有一株耷拉下来的映山红,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那肯定又是各种各样的拍。转了一圈后,渐渐地感到了阵阵凉意,回去吧。晚上出来后,外面已经华灯初上,抬头看到天空中有上弦月和点点的星光。干脆搬个板凳直接去外面看星星吧,在都市的夜空晚上看到的只是厚厚的云层,而在这里,只要你愿意抬头,就能找到北斗七星,还有些不知名的星座。第二天一早,继续石板河,二十多公里的山路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为了那座山、那条河、那棵映山红,值了。在这座深山中,看到了久违的粉色的和紫色映山红。记得前段时间到信阳的时候,有个朋友说今年挖了一棵淡紫色的映山红觉得很稀奇,今天看到了这一片之后,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收获。另外在这条河沟中还发现了

12、卷柏、白头翁等一些很少见的对环境要求很高的植物。沿着河沟往里面走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那几个人要么是去摘韭菜了,要么是逮鱼了,路边溜了一会儿韭菜、我就挖了一大片卷柏、和一些类似多肉的植物,拎着袋子下来了。山中回来后,晚上还有个项目要进行,烧烤。准备食材,洗洗涮涮,等到月上中天,食物上桌,炉火正旺,开始。教师假期生活随笔4(1170字)放寒假了,是准备过年的节奏。腊月二十六,一大早我就计划今天更换床上用品,一上午在洗衣机的帮助下完成任务,下午享受冬日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为自己沏上一杯香香浓浓的咖啡,开启音乐之旅,享受岁月静好。“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共祝愿祖

13、国好.这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之歌今天再次回响耳畔,依旧触摸到我那敏感的耳膜。我再次深深地被这首歌感染了.回想起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沉浸在这首歌描述的幸福生活之中,虽然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还有许多生活必需品有待于去创造,可是我总是保持着一颗知足的感恩的心,生活并没有亏待于我,而是赋予我了很多很多,每年春晚的片尾曲“难忘今宵”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感慨着,歌唱着迈向新生活。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还是1984年,那时我才十几岁,家里是三间瓦房两头带管(两端带两间平房),这在当时是我们村比较流行的新盖房结构.那时感觉从三间草房搬到这新房里最初别提多高兴了,尽管当时屋里家徒四壁,没

14、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空洞洞的屋子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那时的冬天格外冷,风大,每天的东北风像哨子一样呼呼的刮到脸上真像刀割似的疼,印象上八十年代的冬天冷嗖嗖的,可毕竟新更换的居住环境,一家人也为搬到了新家里而欢呼雀跃,心满意足。那时家里只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和我姊妹四人,爸爸妈妈很年轻,我们姊妹四人还小,我是最大的,才刚刚十四岁,感觉日子才刚刚起航,生活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不急不燥,稳步向前.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六口人围坐在堂屋里看着新买来的十一寸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又说又笑,嗑瓜子,品相声,不顾羞涩地模仿电视上的歌舞演唱而其乐融融。尤其这首难忘今宵正唱出了当时全家人的心声,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我

15、们每个人的脸上。一晃“难忘今宵”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三十多年了,科技飞跃发展,祖国繁荣昌盛。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家也不例外,如今的我们姊妹四人已分别成家都过上了知足的生活,我的小家庭从一室一厅过渡到了三室两厅,住房墙壁从单一的劈888到如今温馨雅致的壁纸点缀,居住环境越来越优越了,再去弟弟妹妹同事同学家看看,也同样是舒适有致,精心布置的花草虫鱼装点在客厅里充满了节日的祥和氛围.“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这首广泛流传,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契合着祖国的大发展,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难忘今宵,难忘这幸福时光、神州大地、各

16、族人民共祝愿祖国好,让我们在歌声中相约,相约明年的除夕之夜。让我们在歌声中许下愿心,友谊长存,共同拥抱扑面而来的美好未来.教师假期生活随笔5(3373字)教师假期生活随笔一没有挤在九寨欲沸的人海里,没有趴在庐山惊魂的断桥上,一放假,我就和妻子带着七岁的儿子急匆匆赶回老家,帮父母收玉米,整地种麦。父亲母亲都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已似西天的斜阳,没多少力气了,可是还要种地。正午时候,凉爽的秋风一阵阵刮过,天气还是很热。我和妻子紧张地脱着玉米,我脱粒,她往筐里撮玉米。农村九月闲人少,儿子也忙得热火朝天,一会儿双手端起大木锨往筐里装玉米,一会儿把脱出的玉米扒平端远。他的短衫上汗渍一片一片,背上沾着的玉米须随了他的蹲下起来摇个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