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水钟(研究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787757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水钟(研究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水钟(研究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水钟(研究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水钟(研究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水钟(研究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教版五下时间的测量第4课(研究课)4、我的水钟研究课教案:舟山市定海区海山小学 李善力【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设计制作水钟,二是用水钟来计时。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助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有两个:一是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二是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在探究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设计方案实验操作修正方案的科学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能充分运用实验数据的科学品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教育。【学情分析】 通过第2 - 3课的

2、教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两种水钟的构造,经历了滴漏实验的研究,学生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新的理解,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基础。这一节课,他们将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水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水钟,并用图画的形式对自己设计的水钟进行描述。还要在实验中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计时准确,以及对水钟的设计进行改进。在这节课中,如何让学生经历设计方案一实验制作一修正方案的科学活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引导。【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

3、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教学准备】每组准备: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剪刀、两个矿泉水瓶)、电子表、可以粘贴的纸条、带控制装置的输液管等。教师准备:酒精灯、回形针或大头针、钢丝钳、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课件【教学过程】 一、揭题:1、今天我们用带来的材料制作一个水钟,揭题:我的水钟。(板书课题)要求:计时准确,至少能计时5分钟,大家觉得能做到吗?2、出示上一届学生做的水钟实物,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水钟?你觉得它计时会准吗?二、设计“水钟”:1、我们组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

4、水钟?泄水型水钟还是受水型水钟?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漏水孔多大比较好?瓶身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形状是直筒式好还是不是直筒式好?3、如何来划分5分钟的时间刻度呢?(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再用尺平均划分出2分钟、3分钟、4分钟刻度好呢还是每分钟标注一次好?为什么?)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三、做一个“水钟”:1、制作一个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钟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每分钟的水位刻度。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四、用水钟计时: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

5、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4、实践尝试、改进用吊针式水钟进行计时。5、师问:(1)吊针式水钟能控制水流速度吗?怎么控制?(2)吊针式水钟能控制水流速度比我们前面的水钟水流速度要均衡吗?为什么?6、你能用吊针式水钟计时20分钟,一个小时吗?怎么做?五、总结:你认为要使水钟计时准确,要做到什么?(要控制好水流速度,力求水流速度均衡)怎样可以使水流速度均衡?(有控制水流速度的装置,瓶身直且高,出水孔要小些,吊针式水钟计时比较准确)板书设计:我的水钟 有控制水流速度的装置 瓶身直且高水钟计时准确控制好水流速度 出水孔要小些 吊针式水钟计时比较准确【作业辅导】1、小董准备设计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为使计时准确,他应选择( )作为泄水型水钟比较好。BCA2、为使计时较准确,小董在瓶盖上打孔时他选择( )A、孔打大一些 B、适当小一些 C、可随意3、为使计时准确,你认为在标注时间刻度时,( )说得有道理。A、小董说:在标注好计时起始水位后,每过1分钟就要标注一个时间刻度线,这样标注出来的时间刻度线计时相对准确。B、小王说:不必这么麻烦,只要标注出1分钟时间刻度线后,以后时间就按照这1分钟间隔去划分就可以了。C、小明说,我觉得都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