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关东平县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63KB
约10页
文档ID:554778219
有关东平县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1/10

关于东平县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财政局统一要求,对我县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县内园区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较为详实地了解了全县园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形成情况报告一、我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县已有园区4处,分别是县工业园区、东平湖风景名胜区、矿产深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其中:县工业园区、东平湖风景名胜区为建成项目,该两区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收全留,超支不补,自求平衡,一年一定”的准一级财政体制;矿产深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为在建项目基本情况分别是:1、工业园区东平工业园区始建于2002年5月,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经过9年多的快速发展,园区实现了由小到大再到强的三级跳,目前园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3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一三4家,现已形成以精细化工、生活用纸、亚麻纺织、生物制药、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等为支柱的工业产业体系,园区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工定园区功能定位:一是立足工业集群集约化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全县新上工业项目、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中;二是立足全县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的发展目标,把工业园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三是立足招商引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工业园区作为对外开放、外经外贸和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四是立足东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极;五是立足社会建设,把工业园区作为解决群众就业的重要平台。

发展规划:根据全县“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工业园区规划至“十二五”末,计划引进项目20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一五0个,投资额达到350亿元,入园企业达到400家以上;区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5%;园区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50%;利税100亿元,年均增长60%;实现税收一五亿元,年均增长65%区内主导产业基本形成,骨干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支撑作用全面凸显2、东平湖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是推动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跨越发展的重要产业东平湖风景名胜区自2008年底筹建以来,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创建全国旅游强县、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做好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与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结合的文章,坚持“政府主导、集中管理、集约经营、多元参与、统筹发展”的原则,把旅游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举全县之力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实现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崛起东平湖风景风名胜区以创建东平湖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的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已对外开放,水浒影视城、水浒度假酒店、旅游中心码头、六工山山寨水寨、十里宋街等项目相继建成,戴村坝景区、昆山景区、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起步区、滨河生态公园、洪顶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东原阁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健全完善旅游业经营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强县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及相关配套政策2010年,荣获“全省县域旅游十强”,东平湖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水浒影视城被评为“山东十佳景区”3、矿产深加工园区矿产业深加工园区是东平县人民政府确定成立的高新技术园区,由东平县矿产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目前正在编制园区详细规划园区功能定位: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以“高端发展、全局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建园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为载体,形成区域内协同效应,集聚众多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建成大规模的矿产业集聚群,将园区建设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矿产业深加工园区同时,全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创新矿产资源节约技术和机制,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发展规划:根据东平县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东平县矿产业深加工园区建设分为南区和北区,其中矿产业精深加工项目置于南区南区位于彭集镇东北方向,北区选址在老湖镇桓村南侧到20一五年,完成起步区项目建设,入园项目达到11个,总投资达到75亿元以上;到2020年,完成园区所有项目入驻工作,入园项目累计达到25个,总投资规模累计超过110亿元,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大型矿产业深加工园区。

4、东平现代物流园区现代物流园区是县委、县政府为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依托我县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亿元,包括一个中央园区和煤炭园区、济徐高速公路园区出口、航运园区、戴屯港园区四个子园区为推进园区规划建设,县委、县政府设立了东平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局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东平县政府管理功能定位:物流园区管委成立后,加强了对物流业发展的学习探索,对东平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围绕“激活自有资源”和“沉淀过境资源”两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定位,理清了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园区的目标定位,遵循产业板块的发展模式进行规划布局,按照“既是物流园区,又是新城区”的原则实施建设具体工作中,突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建设融资、信息、综合服务三大平台,着力培植商贸物流、煤炭交易、仓储配送、专业市场、区域总部经济五大板块,一年拉框架,三年见成效,努力将园区建设成内陆最理想的公水铁多式联运系统,把物流业培植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把东平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发展规划:科学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中央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沿105国道商贸物流区规划和航运物流园区总体规划。

煤炭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设计能力为存储量600万吨、年周转量3000万吨,是全省设计能力最大的煤炭物流园区航运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设计码头岸线长2000米,规划30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量5000万吨,是省内设计能力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园区数量逐步增加,规模效应逐步扩大,档次水平不断提升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园区职能立足东平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全县4个园区均制订了合理的长远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抓基础配套建设,助推全县园区建设步伐高度重视园区开发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济菏高速、贯中大道相继建成通车,先后实施了105国道、220国道、255省道、331省道大修改造工程,105国道创建为国家级文明样板路,济徐高速、滨河大道、滨湖大道正加紧建设经过积极争取,晋鲁铁路确定从我县通过,并设立客货场站,建设专用支线,现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结束我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县工业园区去年以来已投入2.5亿元,用于道路修建、绿化、亮化及排污工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110KV变电站及消防栓布置、水、电、暖、气、排污、泄洪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力地助推了园区经济的发展三)以园区发展为依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体系牢固树立大产业、大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培植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加工(制造)业、矿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体系一是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强力推进园中园建设,工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谋划了新东岳、东顺、光大、九鑫、姜仔鸭、九州、洲际泰、雪菱、开元机械、新兴工业园等十大“园中园”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正逐步成为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发展的主平台,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二是以东平湖景区为依托,开发管理并重,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水浒故里、度假东平”主题定位和“双线串珠”发展框架,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水浒影视城、水浒度假酒店、旅游中心码头、六工山山寨水寨、十里宋街等项目相继建成,戴村坝景区、昆山景区、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起步区、滨河生态公园、洪顶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东原阁等项目正加快建设目前,东平湖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水浒影视城被评为山东十佳景区、最震撼演艺和最具竞争力旅游景区。

三是依托两大物流园区,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基地借助济菏、济徐高速、晋鲁铁路、京杭运河复航等工程建设的交通区位优势,规划总投资100亿元、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目前中央园区一期工程框架路、由瑞星集团投资的煤炭、农资、粮食交易中心正在建设两大物流园区的规划兴建,将有力地推进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房地产、服务外包等三产服务业发展进程四)明晰权责,逐步形成精简高效的财税管理体制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发展机制,如对东平湖风景名胜区、工业园区、矿产业管理委员会实行准一级财政体制管理,有效调动了各园区管委的积极性,提升了园区经济运营的质量和效率今年对矿产管理委员会实施准一级财政体制后,“数字矿山”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今年1-8月份县内矿产企业税收实现4809万元,同比去年808万元增长近5倍三、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效目前,矿产深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已见发展成效的园区主要是县工业园区和东平湖风景名胜区县工业园区: 经过9年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生活用纸、亚麻纺织、生物制药、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等为支柱的工业产业体系,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0年被评为首届“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

拥有“东岳”轮胎、“洽洽”瓜子、“顺清柔”等5个中国名牌产品;“洽洽”瓜子、“东岳”轮胎2个中国驰名商标,“东平湖”、“东工泰山”、“鲜八里”、“智育”等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今年1-7月份,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96亿元,实现税收1.47亿元东平湖风景名胜区:2008年至2010年,全县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由亿元增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一五%提高到4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提高到10%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165万人次,旅游综合;今年1-7月份,全县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期分别增长一八5%、一八8%2009年,东平被授予首批“省级旅游强县”;2010年,荣获“全省县域旅游十强”,东平湖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水浒影视城被评为“山东十佳景区”四、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县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地问题矛盾突出 特别是县工业园区,土地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近年来,国家实行了越来越严格的土地紧缩政策,虽然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但土地供应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紧缩的土地政策无疑会影响园区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土地使用政策影响,园区出现了“项目等土地”现象再者,园区发展之初,国家土地政策比较宽松,小项目圈大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企业内部布局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率较低,目前要想腾出闲置土地仍有一定难度 2、用工矛盾日益凸显企业“用工难”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劳工主体讲,现在主要是80后和90后群体,他们价值取向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工资存钱赚钱,这种情况下致使他们宁肯外出打工,也不肯家门就业另一个重要因素仍是县内支柱产业仍然局限于传统行业,以人力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佣工待遇与外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开发资金筹措困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