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74421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作者:倪红权 文章来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 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10-3-23 本人所联系的科技示范户分布在长乐坪镇腰牌村,海拔900米,示范作物为玉米。为把科技示范户的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和示范户自身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玉米生产能力,结合示范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技术指导方案。 一、2009年9月-2010年1月份:1、遴选科技示范户,与示范户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协议。2、引导科技示范户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带头使用新技术,作好玉米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和科技示范工作。3、热情帮助周边农户,积极传授科技致富经验,带动20个左右农户。4、按要求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

2、及时提供生产和技术指导服务的有关信息。5、指导示范户选购优质玉米种子和肥料、地膜、农药等农用物资,发放物化补贴。6、搞好冬耕,为明年的玉米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2010年2月份,引导科技示范户做好对所带动农户的技术指导。 三、3月份:指导示范户搞好春耕,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3月下旬整地施足底肥,搞好地下害虫的防治。4月上中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每亩密度为3500株,播后及时喷施除草剂并覆盖地膜。 四、5月份及时间苗定苗,搞好苗期管理,追施提苗肥,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对示范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 五、6月份加强田间管理,重施穗肥。 六、7-8月份指导示范户做好后期田间管理

3、和病虫害防治,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示范户相互观摩,参加科技培训学习实用新技术。 七、9月份适时收获,保证丰产丰收。 八、10月份,科技示范户统计玉米产量,核算农产品收入;指导科技示范户填写有关表册,请科技示范户提出意见和建议,商讨对来年科技示范工作的安排。小麦技术指导方案作者:张利 柳西玉 文章来源: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农业委 点击数:237 更新时间:2010-3-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我县科技入户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2009-2010年度小麦技术指导方案。 9-10月份 1、精细耕作:耕作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幼

4、苗生长,通过精细整地,要求深耕深翻,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耕细耕透,不漏耕漏耙,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蓄水保墒,底墒充足。 2、配方施肥:在平衡施肥的基础上,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同时整地前每亩增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优质腐熟圈肥7001000公斤。另外重视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适量施用锌、硫等微量元素。 3、选择品种:重点选用泛麦5号、豫麦70-36、矮抗58等优质高产品种。 4、精量播种:每亩基本苗要根据品种、播期、地力等因素具体掌握;一般半冬性品种每亩基本苗12-14万,春性品种1416万。可按斤种万苗计算,或按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一般早中茬小

5、麦苗播量810公斤,中晚茬亩播量10-12公斤。 11月份 1、查苗补缺:在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10厘米无苗为缺苗,20厘米无苗为断垄),及时补种同一品种浸种催芽的种子,这是确保苗全的关键环节。 2、移稠补稀:在出苗后补种基础上,于34叶期再进行查苗,移稠补稀,补后踏实浇水;三是在浇越冬水前,再做一次移稠补稀工作,务必做到麦苗更加均匀。 3、合理中耕: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中耕,破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为保证苗全、苗壮打下良好基础。 4、科学除草:田间杂草出苗较早较齐的田块于冬前(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施用除草剂,每亩用20%氟草定(使它隆)40

6、50毫升,或每亩用苯磺隆有效成分1.52克,或每亩用双唑草胺(麦喜)悬乳剂10克,以上药剂任选一种于杂草35叶期,兑水40公斤茎叶喷雾。 12月份 浇越冬水:越冬前如土壤墒情不足,应浇好越冬水,有利于保苗安全越冬,浇水时间在12月上、中旬。浇过冬水,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防止地表龟裂,疏松土壤,除草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2月份 返青期一般不追肥、不浇水,要及早进行精细划锄,以通气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麦苗稳健生长。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地下害虫和其他病虫。 3月份 增施拔节肥:中产麦田或群体不足的麦田应在起身期追肥浇水,以保证足够穗数。优质高产麦

7、田应在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控制旗叶和倒二叶过长,形成小麦紧凑型株型,控制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能够促进根系下扎,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和改善品质。追肥量为每亩46公斤纯氮(总氮量的40),折尿素812公斤。追肥方法:见雨撒施,或撒后浇水或开沟追施。 4月份 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吸浆虫、穗蚜(或其中之一)为主治对象,兼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粘虫等。 5-6月份 1、叶面喷肥:在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喷施叶面肥,能促进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提高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每亩用尿素养0.5公斤,磷酸二氢钾0.1公斤均匀喷洒。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次。同时注意最后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喷洒,以免烧伤中片,有利于叶片吸收营养。 2、适期收获:要求在腊熟末期收获小麦。腊熟末期小麦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在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的光泽,籽粒较为坚硬。联合收割机的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期至完熟初期。收后及时脱粒、晒干、精选、单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