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733053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2013年秋网络心理学作业与答案第一次作业1:单 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A)的倾向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2:论述题试述精神分析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参考答案:(1)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行动原则各不相同,存在无法避免的冲突,三者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个体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神精症和人格异常。(2)精神分析认为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本我纯粹依照快乐原则追求本能能量的释放和紧张的解除,趋向于立刻寻求满足,以发泄原始冲动。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主要成分包括饥、渴、性等,其中以性本能为主。(3)儿童出生后

2、只有本我,直到本我和环境相互作用时,人的自我才发展起来。自我才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形成有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4)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包括执行的自我和监督的自我两个部分,其中监督自我即超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3:单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D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B: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C: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D: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4: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D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多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AC)A:间接性B:目的性C:概括性D:形象性6: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现为(

3、B)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 第二次作业1:单 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A)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力:2:单 强调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被称为(D)A:坎农巴德学说B:伊扎德情绪理论C: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D: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3:单 智力是(C)的综合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4:单 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B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广度5:论述题 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参考答案: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第一,气质更多地

4、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形成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主要是后天形成的。第二,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每种类型都具有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而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它有好坏之分,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取得成就的大小,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第三,由于影响气质的先天因素较多,因此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缓慢;影响性格的后天因素较多,因此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更为明显。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气质与性格相互渗透,其联系密切而又复杂。不同气质

5、类型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而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一,气质会按自己的动力方式影响性格的特点,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其二,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三,反过来,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6:多 长时记忆系统中编码信息的方 式为 CD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形象编码D:语义编码第三次作业1:单 言语是(B)A:社会现象B:心理现象C:符号系统D:自然现象2:论述题 试述注意及其功能参考答案:一、注意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1)注意的选

6、择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选择性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意选择和无意选择。(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意识)选择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注意的集中性表明了心理活动(意识)在一定对象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注意越集中,心理活动(意识)的强度或紧张度就越高。(3)注意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的功能。由于有了注意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当前刺激中选择出有用的感知的对象,从保存在头脑中的大量记忆中选择与当前活动有关的回忆的对象,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出思考的对象,这些对象因为受到了注意而

7、进入了我们的意识,从而将它们与那些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使得心理过程能够顺利进行。(2)维持的功能。当注意选择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进行。在持续期间,被选定的对象或信息处于意识的中心,非常清晰,人们容易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无论是短期的行为和活动,还是长远的目标,都只有在注意状态下才能对它们进行调节和监督。在具体的活动上,因为有了注意,人们才能有效的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在长远的目标上,也只有自我的注意,才使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与目标相比较,然后加以反馈,如果行为与目标一致,就维持这种行为,如果行为

8、与目标不一致,则相应的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在不断监督、反馈、调节的循环中逐渐向目标接近。3:单 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的观念、愿望和想法等不能出现在意识中,称为处于(B)A:前意识B:潜意识C:后意识D:非意识4:单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BA:正比关系B:反比关C:对数关系D:常数值5:单 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D)A:知觉B:感觉C:对比D:后像6:多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ABCD)A:强度B:灵活性C:速度D:稳定性第四次作业1:单 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B)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动作记忆D:语义记忆2:论述题

9、试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1)目的指向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的活动,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2)操作序列。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过程的序列。有的活动虽然也具有明确目的性,如回忆朋友的电话号码,但是这种活动只需要简单的记忆提取,因此,不被认为是问题解决;(3)认知操作。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有些活动,如打领结、分扑克牌等,虽然也含有目的和一序列操作,但这些活动基本上没有重要的认知操作的参与,因而也不属于问题解决之列。3:单 决定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是(C)A:生理线索B:运动透视C:双眼视差D:结构极差4:单 常把IQ超过(C)称为超

10、常儿童A:120B:130C:140D:150:5:多 引起动机的条件有(AB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6:单 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B) A:后象 B:表象 C:想象 D:联想第五次作业1:多 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是(AD )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2:单 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D)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3:单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B)A:诱因B:需要C:兴趣D:爱好4:单 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C)A:个性B:性格C:气质D:

11、能力5:论述题 试述意志和认识过程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其次,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如果对困难的性质认识不清,严重性估计不足,就可能使人盲目地采取行动,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却事与愿违,半途而废。(2)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6:单 既怕考试不及格又不想放弃玩耍时引起的是(B)式冲突A:双趋式B:双避式C:趋避D:多重趋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