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71985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们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政府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基本信息对应信息技术主题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2 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开始时间00”1951”结束时间1715”3728”学科政治学段高中年级高一案例名称我们的政府教材书名:政治生活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3月教学案例设计参与人员分工(可修改)姓名单位设计者赵环宇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实施者赵环宇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学科指导者董晨北京顺义教育研究考试中心信息技术指导者孟庆龙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课件制作者赵环宇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政治生活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

2、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等,确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因此,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接触到的政治生活为基础,设置情境,指导学生基于网络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就成为了必然。2.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多样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挖掘教学资源,最终达成教育共识、获得成长是学科教学的目的所

3、在。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Ipad,互联网,消息盒子、iteach等基于ipad的应用软件,其他常用音频、视频、办公软件。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以及政府履行职责的作用等。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课的基本立足点在于以实例来评议政府的表现。基于此点,在课堂教学中,将“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通过了解政府,进而理解、相信、支持政府”;“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学会关注政府,参与评价政府,积极支持政府”这三个方面,作为本节课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二、学情分析:(1)劣势:本班学

4、生为同年级中下层水平。学习习惯较差,思维活跃但角度单一。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具体表现就是展示现象居多,深入分析不够。(2)优势:学生思维活跃,“派的”及网络手段使用熟练。愿意思考身边的问题,希望自己的工作、活动得到认可。认识、理解事物不拘泥于旧有的套路,敢于创新。三、社情分析: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剖析清楚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所有问题,又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还未最终形成,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不满甚至抵触的心理。高中生已经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往往会形成负面的不良心理,甚至导致最终对政府失去信心。 基于

5、以上三点 ,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搜索、自主整合、自主展示的过程,用学生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政府;其次,通过不同组的分工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以期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第三,通过论坛交流、小组展示的方式,实现了班级内部的的全面交流与合作。通过自主选题-自主搜索-自主讨论-自主交流这一过程,最终形成了能为学生自己真正接受的政府观。四、教学准备:在本课实施之前,已经对有关我国政府的一些知识做了讲解。但是学生仍然缺乏足够的热情和信心去信任、理解政府。因此本课主要是解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或结论。在实施之前,教

6、师设计一个调查问卷,通过结果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政府,有哪些职能?怎么评价政府等等问题,并最终形成客观的结论,也通过体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政府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体验政府为人民服务所做的各项工作,了解、理解政府。(3)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关注政府,评价政府、信任支持政府。教学重点:体验政府为人民服务所做的各项工作,了解、理解政府,进而信任支持政府。教学难点:转变学生对政府的错误认识,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真正理解支持政府工作。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教学导入欢

7、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论坛”,我是主持人赵老师。在节目开始之前,我们来看一个调查结果(投影)教师设疑:通过结果,我们看到我们总是谈政府说政府,但是政府到底有哪些机构?这些机构有都有哪些职能?我们说不清或是不知道。好接下来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近政府(投影)观看、思考用学生亲自参与的调查结果来引出话题:你了解政府吗?让学生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情境。网络问卷PPT播放投影00”048”环节一我们将从结构、职能、国外资料、历史等角度来了解政府。职能内容较多,我们分为两组。因为课前我们已经布置大家搜索了一些资料,那接下来请各组选择确定自己组的搜索方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选择角度,分工

8、合作,基于网络,进行搜索,整合、展示成果。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搜索、整合信息的过程,了解政府,并通过成果分享实现班内交流,达成共识。网络、论坛、ppt;形式:图片、视频、文字等。049”1743”过渡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展示,我们看到不论是不同国家的政府,还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机构都是复杂的,负责的工作都是繁琐的,但是和百姓的生活却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国务院一级的中央政府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为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而努力着。那大家知道影响我们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吗?中国式过马路问题是引起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有没有做为?做的怎么样呢?思考、回答。一方面就整节

9、课而言,这个问题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就实现目标而言,帮助学生体会思考:政府的工作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ppt、网络1744”1944”环节二我们将从现状、原因,国外资料,政府现行措施,效果如何,数据提供等五个组来分析问题。请各组组长认领一下。选择角度,分工合作,基于网络,进行搜索,整合、展示成果。通过搜索,整合、展示,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在过程中分析问题成因,评价政府措施,借鉴国外经验等,形成对政府的客观评价,最终信任支持政府。网络、论坛、ppt,形式上:图片、文字、视频等2005”3840”环节三通过展示,我们看政府在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上不是不做,

10、只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作为公民帮帮政府,从政府角度说说,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了解政府、信任政府并不是终极目标,支持政府,树立主人翁意识,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帮助政府共同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才是公民真正应该做的。网络3840”4409”环节四政府的工作很复杂,繁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因为多种原因,政府工作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政府,相信,只要通过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政府的工作会更好,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想一定会最终实现!今天的学习只是个开始,我们课下还可以通过这些(投影)网站进一步了解政府。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学生思考,课下完成建议。通过总结,给学生一个提升,也是梳理思路,形成观点。并且将课堂内容延伸到了课下。网络4409”4451”环节五下课起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