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71461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进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省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张书云一、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教育科研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服务,坚持教 育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途径服务。 以教育科研为先 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 以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为保证, 使教科研 落到实处,走健康高效的兴教强师之路。二、课题提出的背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 扩大对外交流的过程中, 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 碰撞,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 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很多变化,年轻一 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 并追求个性的发展。 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 社会的

2、烙印, 并极大的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 必然影响 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优良品德的培养。 所以,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 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 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 我校是一所县中小学一体的窗口学校, 现有学生 四千多人。 又是兵圣孙子的故里。 我校以孙子思想为导向, 以孙子兵法的 十三篇为主题展示了我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学生受校园文化影响大, 他们 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 行为特点、言语风格、 都应具有典范风范。 所以, 在我校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三、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陶行之老先生曾经倡导

3、“我们的希望是:处处读书,人人明理” 。现 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 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合金” ,其中环境影响和制 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 因而,我们要以我校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 为导向,对学生施以良好的文化和素养影响, 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 水平,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 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 相互决定的过程, 环境影响决定 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 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

4、思 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 营造浓厚向上的文化氛围, 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有 效手段。3、美学理论依据: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培养感受美、 欣赏 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 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积极构建开放、民 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可以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目前,我校校园文 化是具有先进性的校园文化,它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有前瞻的办学 理念,科学严谨的教风和学风, 丰富而且健康高雅

5、的文化生活, 文明的行 为举止和高尚的价值追求, 团结合作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以及具有一定 文化背景和丰富内涵的包括建筑风格在内的幽雅环境等。 本课题研究将着 力通过挖掘、继承、兼容、重组、提升、创新,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 交融的和谐的校园文化, 培养具有丰厚人文底蕴、 良好思想品质和文明行 为习惯的高素质师生群体。学校是个文化场所, 是思想与思想交流、 感情与感情沟通、 生命与生 命对话的场所。学校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创新的工作,但学校不 会自然地生成文化,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有意识地建设和积累。现在, 我校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 练的研究, 学

6、生的人文底蕴、 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都表现出较好的发展趋 势,学校以此为起点,以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在校园文化建 设中突出文明素养渗透的系统性、 渐进性、全面性, 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 的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行为实践在文化价值和人文动 力影响下趋于高度自觉、 规范、文明,最终探索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 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创建、营 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形成“育人”合力,调适学生不 良的心理与行为,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培养主体精神, 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五、课题研

7、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实践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为学生的一 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宗旨,着眼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融 洽的人文环境、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把学校建 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校园,营造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 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构建校园文化,不仅要有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 更重要的是,这里应没有歧视、没有体罚、没有人际间的勾心斗角、没有 过重的课业负担;在这里应是人心思进,在思想上体现进步与创新,行为 上体

8、现文明与儒雅,心理上体现健康与愉悦,竞争中体现智慧与合作,评 价上体现公正与科学,这样的校园方能体现时代的气韵与现代的风采。 构建校园文化,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文明素养,最终还是应该落实到学生身 上。学生文明素养的高低是全面发展与否的一个具体体现;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 学 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 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 生身在此中,受其影响,潜移默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最终使学生既 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又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 胸怀。因此,要让

9、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博大精深,了解先人在文化 上的成就;引导学生喜爱文化,培养他们对文化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文 化价值和人文动力影响下的行为实践趋于高度自觉、规范、超越。因此,我们将课题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根据我校校园文化的特色给学生渗透孙子文化底蕴。 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召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承担起“传道、授业、 解惑”的职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 提高教师师德品质和文明修养, 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 支持教师 的教改实践, 形成自己的教

10、学风格。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学生个性 的发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标志。 利用课堂学科教学, 渗透文明素 养熏陶,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让学生身在和谐、 文明的氛围中, 潜移默化, 实现全面、健康和协调的发展。(1)办学思想文化: 办学理念:理念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需要显性的教育方式方 法来加以实现, 同时它又是在无形之中规范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 道德行 为。办学理念,是社会价值观在学校的真实反映, 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表现。 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内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 断增加新的内涵。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是办学的认识浓缩和提 炼。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

11、把他作为一种价值追求。 办学目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有 “先进文化” 的学校, 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文化占主导地位, 是“落后文化”占主导地位,还是“先 进文化”占主导地位, 这就要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是需要 人的支撑,有了人的支撑才能不断形成“人对人关心,人对人负责”的一 种良好的氛围。 校风:校风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行 为习惯等文化素养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一方面它要体现国家培养人才的 目标,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 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由此 而形成学校的领导作风、治学

12、精神、教育理念、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形 成良好的心理氛围。(2)制度文化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 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 检查评比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 科学的制度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规范和导向 的作用,尤其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能起到协调的作用。 因此,要结合中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体现制度的有序性、 针对性的 特点。 学生管理: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管理对学生个 体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管理;是以教师自主管理和学校行政管理相结合,教师管理 的内容包括教师素质的管理、 教学过程的

13、管理、 奖励与惩罚等, 这对教师 个体起到一定的促进和约束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籍管理、教师集体备 课、教学反思、听课、评课、教科研、质量分析等。 检查与评比:检查和评比是一种价值取向,通过检查与评比,反思自我工作和学习的成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的发展。(3)环境文化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 通过物化说明一个道理, 培养一种习惯。 学 校的环境可以分为物化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化环境的打造, 对于形成一种 学校文化氛围显得十分重要, 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物化, 渗透其教 育内容。让学

14、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不断打造和完善自己。 如孙子 兵法十三篇上墙、历史人物简介、名家名篇展示等。这些都是物化环境。 精神环境, 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产生的,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一种 精神环境, 而这种情感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 它是建立在人与人 的一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 优美的环境蕴涵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生活在这 样的环境里, 教师和学生无不受到陶冶, 这种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教育 的魅力是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灵魂,从而内化为各种不同的力量。(4)教学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是形成校园文化的主体, 校园氛围的形成需要活动来支 撑,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活动,二是教学活动。 教育

15、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第二课堂, 也是富有个性和特长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 要体现。通过课题研究,探索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文明素养提高的方法, 丰富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知识竞赛、演讲比 赛以及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在学生中开展兴趣活动, 举办知识讲座, 影视评论,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成立广播站,组建文娱队,成立鼓 号队,田径队等。 这不仅有利于抵御社会上不良文化的侵蚀, 有利于提高 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程度,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行为,而且有利于丰 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培养师生的审美情趣, 以及他们的发现美和创造 美

16、的能力, 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它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整合, 是师生 综合素质的一种真实体现。 教学活动: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 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 实现学生在认知、 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有 机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提供形式广泛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 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速度,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从而不断取得进 步。同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 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 和标准。创设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 它的立足点应在于课堂, 同时也是不 断形成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水 平,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六、实验研究的原则 :1、理论归纳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学习借鉴先进的理论,用以 指导研究的整个过程, 同时,也要不段的进行理论的归纳, 升华出自己的 理论,有效的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