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71392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将相和》生本高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将相和生本高效 有幸参加济南市小学语文省优质课教师选拔活动,对我来说既是一种砺练,又是一种挑战。历经多次的打磨,逐渐让我在课堂教学中熟能生巧。回头想来,感慨颇深:备课要有个人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教材上写的,也不是参考书上说的,不能“转载”,而应该是“原创”的。也许这原创并不精彩也不完美,但在集体智慧的锦上添花后,课堂才会是“自己”的课堂。结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的磨课经历,谈谈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两点感悟: 一、文本细读,找准起点文本细读、吃透教材是高效教学的“根”。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对教材理解到位,才能准确地领会编者意图,为教学定好位、找准点

2、。即“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教,学不会的才教”。应该说是在课前,就应该准确地找到教学起点。将相和篇幅较长,我主要从教材特点和教材位置进行了文本解读。根据文本细读的预设,我第一次执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的人物形象;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具体分三个板块开展:首先是在“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教师导入说:“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在汉代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完成了一部历史名著史记。谁来说说对史记的了解?请同学们翻开教材

3、,读一读“资料袋”。其次是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课文就是以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好为线索,一共写了三个小故事,是哪三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预习充分的学生能说出一二,可也出现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到此时,课堂上还未进入品读人物环节,文本也刚接触。第三,在“深入研读,感受形象”环节,“蔺相如的成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师生交流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虽说是尽力让学生去说,学生也积极响应。但到头来,没有让学生朗读文本中的重点句子,学生都是脱离文本在发议论。人物的特点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内化。课堂上也没有对人物形象达成共识,就

4、匆匆结束了课堂。课堂结束以后,一方面自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从课堂开始至整体感知,这个导入环节时间近4分钟,导入节奏缓慢啰嗦,超时;研读人物脱离文本没有深入;课堂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人物形象没有得到内化。在听取了指导老师的建议后,我进一步吃透教材,更好地、准确地领会编者意图,找到它的独特之处,在比较、联系中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争取他们的意见;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就抓住了文本的主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天以后我按照预设的四个板块第二次施教,具体可以从以下环节看出来:在“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教师导入说:

5、“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在汉代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完成了一部历史名著史记。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史记故事中去感受人物的形象。课文就是以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好为线索,一共写了三个小故事,是哪三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在“理解课题,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蔺相如原本一介布衣,而现在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是怎么看的呢?”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堂课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不但使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教学起来简单多了,而且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体会后找读人物语言,

6、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在“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这一环节,请学生默读第三个故事,找出具体描写廉颇主动请罪的句子。然后比较读廉颇前后的言行,谈谈对廉颇新的认识。学完了第三个故事,回想一下,刚才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来感受廉颇的形象?(人物言行)最后自主学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请大家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前两个故事,感受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回顾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教得还算轻松,学生学得也较愉快,课堂教学效果也大为改观,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扩大了课堂参与度,课堂学习氛围浓烈。究其原因是把要“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生本高效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不过细究起来,还

7、是有些欠缺:一是在朗读廉颇的不满语句时缺乏有效训练,还不够到位;二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还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使人物形象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内化。三是三个故事的学习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甚至拖堂。两次的课堂实践,使我对于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何抓住统领课堂教学的关键句子,围绕这句话开展学习,以节约时间。如何针对三个故事长短不一,对三个故事的学习不再平均用力,提高效率,省时高效地突破重、难点,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二、扶放结合,以学定教在第三次课上,我让自己少教,让学生多学,结合对方法的取舍,在磨课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断的练习、运用学习方法。通过不断的磨练,为自己、为学生寻找最为合适的教学策略

8、。上课之前,明确了教学思路: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是这堂课的重难点。提升方法,扶放结合,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在学生运用学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这样做到了长文短教,省时高效地突破重、难点,落实了教学目标。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先用“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句话统领教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廉颇的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抓住言行,感受形象-扶读悟法,提升方法-合作学习,运用学法-感受形象,拓展延伸”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负荆请罪”时,

9、我大力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廉颇说话时的感情,指导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自读后体会到居功自傲、不服气的人物形象。然后采用以扶学重点故事“负荆请罪”,并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总结提升出学习方法。然后发挥群体优势,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前两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从而感受到了蔺相如的人物形象。通过学生的品读和发言,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的学法,进一步领悟了课文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设计和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既达到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体会,又发展了学生语言,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可以说,整节课教学的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从而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追其原因,是把生本高效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学生。同样,教学每节课时,练习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反复摸索中总结经验,让小组学习更有实效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从而达到生本高效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