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63708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3.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4.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二、本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其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第二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

2、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教学建议如下:1.有机合成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2.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

3、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点。3.要使学生树立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4.组织教材中的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要体现开放性。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时将学生分组,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5.应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三、实验说明和建议【实验12-1】聚乙烯塑料碎片受热熔化后,应立即停

4、止加热,以防止聚乙烯塑料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也可以用聚丙烯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来做此实验。四、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及说明2. (1)热塑性塑料 (2)热塑性塑料 (3)热固性塑料 (4)热固性塑料3.回收废弃塑料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减少“白色污染”;另一个是节约石油资源,因为有些塑料回收后可以再利用。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废弃塑料的最大困难。五、资料1.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表 12-4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性质和反应 有 机 物 无 机 物溶解性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些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 以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

5、比较高可燃性 多数可以燃烧 多数不能燃烧电离性 多数是非电解质 多数是电解质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较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快无机物与有机物在性质及反应上的差别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同的有机物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乙醇、乙酸、乙醛、丙酮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四氯化碳、二氟二溴甲烷等有机物不但不能燃烧,反而可以用来灭火;乙酸及其金属盐能在水溶液中电离;三氯乙酸是一种强酸;有些反应,如烷烃的热裂解和三硝基甲苯的爆炸都是瞬间完成的,等等。2.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20世纪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世界上每年合

6、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其中有些因具有特殊功能而用于材料、能源、医药、生命科学、农业、营养、石油化工、交通、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必需品。与此同时,人们也面对着天然的和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对生态、环境、人体的影响问题。展望未来,有机化学将使人类优化使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过程,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部分分支学科,使我们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1)有机合成化学这是有机化学中

7、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现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是有机合成的创新所在。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的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物尿素,揭开了有机合成的帷幕。100多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有机合成发展的基础是各类基本合成反应,不论合成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其全合成可用逆合成分析法(Retrosynthesis Analysis)分解为若干基本反应,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每个基本反应均有它特殊的反应功能。合成时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起始原料,用不同的基本合成反应,获得同一个复杂有机分子目标物,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称为

8、“合成艺术”。在化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一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同时有多个工作组的报导,而其合成方法和路线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去评价这些不同的全合成路线呢?对一个全合成路线的评价包括:起始原料是否适宜,步骤路线是否简短易行,总收率高低以及合成的选择性高低等。这些对形成有工业前景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现代有机合成的发展方向。(2)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金属有机化学在20世纪有机化学中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特别是与有机催化联系在一起。均相催化使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命科学及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金属有机化学使人们认识到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交叉产生的金属有机化学会产生如此巨大的

9、活力和作用;同时还发现许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系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生素B12,引起了生物学界的关注。由于金属有机化学的本身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合物种类甚多,至今还有不少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尚无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因此,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入。如1849年就制得乙基锌Zn(C2H5)2,发现它有极好的反应性能;以后才相继制得含锂、钠、钾、镁、铝、汞、锡等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到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是一个很广泛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如

10、茂金属催化剂,它是烯烃聚合反应的新型催化剂;现在又发现二茂铁可做燃烧催化剂。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光学材料、电子材料和医药也是正在开发的领域。在21世纪将会发现更多具有各种特殊功能、可用作功能材料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的均相催化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下产生一系列的有机合成反应。各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活性是不同的,将其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将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有机反应催化剂的研制趋势是模拟那些能起催化反应的酶。这些模拟酶的选择性催化剂将在化学合成中呈现日新月异的新局面,故有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称其为化学酶。(3)天然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是研究来自自

11、然界动植物的内源性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大自然创造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使生物能生存在陆地、高山、海洋、冰雪之中。发掘和认识自然界的这一丰富资源是世界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任务之一,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研究。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发现有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或是直接用于临床药物和用于农业作为增产剂和农药,或是发现有效成分的主结构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各种衍生物,从而发展成一类新药、新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对它具有广泛的兴趣,并从中已经获得了许多新药和先导化合物。(4)物理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

12、系,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及用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来理解、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对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是希望从实验数据中找到其内在的规律,并提高到理论化学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分子结构测定目前,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所用的波谱(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已经能测定大多数有机分子的结构,但对于结构很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或存在量极微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尚有待于分析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如目前已有800兆核磁共振仪,更高级的已在研制中。某些新型的显微镜也正在发展之中,例如可以直接观察单个分子及其结构的显微术。这一领域的发展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物大分子的

13、发现,并测定它们的一级结构以及二、三级结构,了解分子在空间的排列以及分子-分子体系是如何组合的。这是物理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只有了解清楚分子结构,才有可能联系其性能,研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随着对反应过渡态及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研究和确证,往往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将不单纯是某一类反应机理,而是涉及多类有机反应历程,如自由基反应会涉及电子转移反应。现有的研究进展表明,对任何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历程,最终必须搞清楚反应过程中原子和分子的碰撞及重组情况,不同反应步骤的速率及反应中能态和相关能量。因此在研究有机反应机理中发现新的反应机理是一个方面,而搞清楚已知反应历程的速率、能量也是控制有机化学反应的一

14、个重要方面。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决定参与反应的分子间的识别,因而决定反应的选择性;它还决定分子间的聚集方式。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其后果是十分重要的。(5)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三种主要生物大分子及参与生命过程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核酸是信息分子,负担着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及表达功能。近10年来对核糖核酸的研究发现,除上述功能之外,它还显示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即有着酶一样的作用。这大大加深了对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重要生命基础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核酸研究的深入发展,深刻揭示了DNA复制、转录、R

15、NA前体加工、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许多疾病的病因与核酸的相关性,为核酸在医学上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全新蛋白质是蛋白质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国际上正在尝试按化学、生物、催化等性质的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分子,对酶蛋白和膜蛋白的研究和模拟将起到重要作用。多糖也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息物质。目前多糖研究侧重于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测定等方面。对多糖的溶液构象、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都还未深入研究。要深入研究多糖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必须首先在将其分离、分析和合成方法上有所突破。模拟酶的研究。模拟酶的主客体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相互作用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此外在酶的模拟方式上最近出现了所谓催化性抗体的新策略,这种设想有可能创造出新型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生物膜化学和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基础是生物有机化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医学、卫生、农业生产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复合材料将不同功能和性能的多种材料用化学方法使其结合成一体,将产生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并优点互补的新型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如将碳纤维包埋在环氧树脂中使复合材料强度增加,用于制造网球拍、高尔夫球棍和滑雪橇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是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