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459054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传授传统书信礼仪 中文系学生感叹不会写信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是什么样的?鲁迅为什么在信中称许广平为兄?为什么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书信里面有那么多生僻的字看不明白?我们现在写书信需要什么样的格式和礼仪?三月十八日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老师给选修他的中华传统礼仪课的一百五十余名清华大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书信礼仪课程。记者有幸旁听了这堂长达两个小时的课程,彭教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资料和实例为学生们讲解了应该怎样写信这样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一名中文系女生听了课后,感叹自己原来一直不会写信。% |7 + ) Y; z0 n书信历史9 T. e7 Z5 # l7 n% f! m

2、. * X: j8 f, M3 H& c5 r& & Q# S古代就有书信礼仪专著 0 t% o& V( ?6 N! _4 x3 y6 w J. j, p4 x彭教授先是给大家讲解了中国古代书信礼仪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典故。他介绍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

3、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彭教授还介绍了在魏晋就出现了专门记录书信礼仪的文献书仪$ Z4 z9 s4 B/ O P9 0 g. y书信格式不能称自己妻子为“我夫人”, Fa. U% w( R% F; $ z7 H$ V, q. R. _$ Y9 |5 r4 C0 P彭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格式和方法。他说,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 据彭教授介绍,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

4、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 彭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彭教授说,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

5、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 1 t9 z# | c+ v/ O7 v. 8 |4 j, i7 k7 s, a常用书信套语 $ j3 4 f x+ j9 b7 K0 P$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7 M5 Y1 B5 n: n A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4 Q8 F$ D, l! S( q! ; W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 L; y% Y. F8 V4 O

6、E j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B8 S, L C) 1 _. C+ n$ O) z( O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8 k* O7 C, c/ h; 2 Q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O3 S3 J, k& h! 7 X1 ) -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 S6 U! e7 y* |. x, l3 g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1 ?. T5 & L9 $ % fu: Z) P. i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 t( W* v+ N! _7 q3 6 j* P1 O#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 C. X6 v. n% c9

7、 B6 z3 m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礼仪作用 * N3 M$ j: 5 N1 R( I E-mail该有传统书信礼仪 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书信礼仪,但在我国港台、韩国日本以及华侨地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书信礼仪,掌握基本的书信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文化礼仪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交流。 3 F* i9 y( T1 R, h- X9 彭教授收到过很多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的来信,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比如一位韩国朋友写信中有“将命考”的字样,彭教授问他的学生,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

8、就是一种自谦,不敢给您写信只好给传命的人,“将命”是指传命的人,“考”是副手,这句话的意思是给您传达室的人的副手,可谓谦而又谦。彭教授珍藏一封钱穆先生夫人给他的信,除了抬和阙以外,还有很多传统的书信格式。她写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传统书信礼仪。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鲁迅写给母亲的信和Mao.ZD写给老师的信,可以体会出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所在。9 n8 b0 x J; q8 L+ A0 M) s6 z; A4 g- q4 ?7 H; M/ t书信历史现在人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用E-mail,但其实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书信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应该和传统书

9、信一样的。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的最基本体现。 # r4 e; v/ J+ K! g5 a- A5 P: F3 j; p( W1 -礼仪反馈+ n5 Tl$ _原来我不会写信 % |& ; G6 t5 L) h. 人文学院一位女生:我学了这么多年中文,现在才发现其实我连一封信还都不会写,也不知道写信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我平时很少写信,最多不过就是发个EMAIL,也不讲求格式。不过现在觉得书信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有的时候我读到名人书信中有些地方看不懂也没有注意,其实这些细枝末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另外,一封措词得体恰当的信也反映出个人修养。连一封信也写不好,会让人笑

10、话我这个学中文出身的人。 2 $ # k$ F ?- s. _, a+ 6 z+ k( o* w+ J$ V f& |-不用完全照搬 4 H6 V! c4 t Z8 c8 # t; q 经管学院一位男生:我觉得很长知识,书信是一种礼仪和文化,学习书信礼仪可以增加个人修养和文雅气质。我觉得了解书信礼仪是很重要的,但并不说明我们就要完全照搬,因为真的完全写旧式书信会有掉书袋的嫌疑。有一些过于复古的东西不太适用了就应该被改进或者抛弃,只要有一套大家都接受和认可的书信礼仪就可以了。在书信礼仪这个问题上,我们保持尊敬别人和谦虚的传统是最重要的。 L. Q% X6 U, , n9 u-去信别让人“跪启”

11、4 A% & D5 Z+ C. ?; q( L/ d G彭林老师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6 qw 0 Q# 0 z$ P5 ?+ m. y# K3 B- E有一个学生给父母写信:“敬爱的爸爸妈妈我钱不够用了。”一点拐弯都没有,应该先委婉问候一下,说,“敬爱的爸爸妈妈天气暖和了,可是有的时候还很凉,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保重身体”等等,然后再说“我的钱不够用了”。 5 z2 K8 f5 & w. W4 h9 f. 6 R一个男孩收到一封女孩来信,很激动,但一看提称语,上面写某某跪启,本来还想说一句有文彩的话,可是让别人跪着看信,实在是欺人太甚-名人书信 5 V4 |6 H+ y3 w, X&

12、U; D- p. HO: J; k: W T鲁迅致母亲: P8 S! B: t6 + y( r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专此布达,恭请 & k4 K; I% Z/ n 金安。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 l, e3 E4 D u9 u9 Q& : i f%

13、 J6 K% |0 S! P: Mao.ZD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 Q, & O4 Z4 L9 I4 I o) v5 1 N g* Q u澄宇先生夫人道席: . n: i! x |, X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 y/ X+ e0 Y2 U; n2 u3 d, B: O5 a$ e6 c* Z3 O: t! E J肃此。敬颂6 I4 e& l, |/ b: R2 R. Y. 7 v. 教安。不具。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 +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

14、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 . h3 e$ U9 W5 M5 Y- Y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 f) B0 R! s+ B: X& C7 |* t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 G* j) T9 J1 t( w8 e& u$ |: # |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

15、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 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0 D P+ W- W2 W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