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124].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58955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1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藤野先生[1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藤野先生[1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藤野先生[1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藤野先生[1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124].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3.体会鲁迅先生藤野先生和对祖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的鲁迅信任、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认识的藤野先生,却令鲁迅在日后的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的师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什么让鲁迅先生有这样深的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文章篇幅很,材料也很多,但却不显杂乱,这是因为文章一直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本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明确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精炼的概括。本文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呢?明确: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2.鲁迅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现在就请大家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和别后的怀念这三个大的部分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1)交往的缘起(1-3) (2)交往的经过(4-35) (3)别后的怀念(36-38)详讲:(1)交往的缘起(1-3)是什么导致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的相识?你从下面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投影展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明确:说明东京也与其他地方相似,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厌恶、失望之情,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引出下文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为作者离开东京埋下伏笔。【投影展

3、示】: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明确: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辫子表明了这群留学生思想上精神上与封建主义的联系。“标致极了”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投影展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

4、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明确:本来留学生会馆的门房尚还有几本书可买,然而就连这一席之地也被这群清国留学生搞得乌烟瘴气。作者的志趣与“学跳舞”形成对比,写出了留学生跳舞的极其吵闹、污浊,表明了作者的厌恶之情。小结:作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没料到东京也和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愤懑的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找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完善板书:(1)交往的缘起(1-3)厌恶东京(3)别后的怀念(36-38)就这样,作者离开了乌烟瘴气的东京,去寻找一个能够实现他理想的乐土,这个地方就是仙台。在仙台医

5、专,作者结识了藤野先生,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因此,作者在离别之后也表达了他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请同学们朗读38段,说说作者做了哪些事来表达自己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明确:装订收藏讲义 悬挂先生照片 多写文章(完善板书)(2)交往的经过(4-35) 很显然,我们将第二部分放在最后来讲,是因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是本文的重点。这一部分篇幅长,内容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又将这一部分按照“初到仙台、相识相处、弃医从文、离别”四个层次做进一步的划分。请同学们按照这四个提示再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明确:初到仙台(4-5) 相识(6-10)相处(11-23) 弃医从文(24-31)

6、离别(32-35)3.至此,我们已经将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楚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杨老师也遇到了一些不解的地方,现在提出来,请同学们帮着我一起思考。这篇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以下的内容:(1)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2)从东京到仙台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3)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4)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是否多余?它们和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明确:(1)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2)从东京到仙台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的是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资料链接】为什么说日暮

7、里和水户表现的是作者的忧国之情?作者之所以记住了日暮里,是因为一句诗歌:“日暮乡关何处是”。它让我们看出了作者浓重的家国愁思。作者之所以记住了水户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这是爱国志士客死他乡之处。这两个地点表现的是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3)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4)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5)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并决心不学医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联想。4.理清暗线如果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本文的明线,那么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些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内容则是

8、由一条暗线贯穿起来的。尤其又是这几件事: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从东京到仙台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你能整理出本文的暗线是什么吗?明确: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文章开头写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是作者爱国之情的表现;日暮里和水户是作者的家国愁思;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中强烈的爱国之情使鲁迅最终弃医从文。甚至于全文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地帮助中国学生。所以本文实际上是明暗两条线索贯穿。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三、细读品味、走近人物文章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而本文写作的重点也是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1.藤野先生究竟

9、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来看到藤野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投影展示】: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明确:严肃认真、治学严谨的学者。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仅由我亲眼所见,也由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讲诉了出来。这批学生在校已经一年,因此对藤野先生的掌故颇为熟悉。他们口中的藤野先生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展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明确:“穿衣服太模糊”、“忘记带领结”、“旧外套,寒颤颤的”、“疑心他是

10、扒手”等词让人看到了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和不拘小节。2.当然,这只是我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而我对藤野先生真正的了解却是通过我与他交往过程中四个典型的事件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朗读11-23段,理清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并说说这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验热情诚恳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问理3.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在学生生活中给予了作者真诚的帮助,所以在得知他的学生要离开时,藤野先生的离别之情也就显得格外真挚。请同学们阅读32-35段,找找在离别时,藤野先生做了哪些事来寄托他的情感?明确:赠照片

11、题字惜别 叮嘱4.面对这样一个正直热忱、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先生,作者对他怀有怎样的感情呢?请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明确:37段 怀念、感激、敬仰。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追问:藤野先生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明确:(1)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尤其难能可贵。(2)“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

12、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和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四、深思探究、理解主旨1.即使藤野先生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即使我也对藤野先生怀有怀念、感激、敬仰之情,可我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仙台,放弃学医。按理说,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作者正可以从这里卒业回国,去实现他的理想“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但是作者为什么又毅然

13、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原因。明确:匿名性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追问:你从这两件事中读出了什么?再次默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先让生自由答,再投影提示。)【投影展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怎样理解这句话?明确:用“所以”、“当然”加强强调,揭示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作者的愤恨和不平。“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了作者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投影展示】: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

14、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有中国人夹在里面?还特意点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呢?明确:“偏”说明了中国国民的麻木不仁。“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表明了作者看到自己同胞不觉醒时的痛苦心情。小结:“匿名性事件”侧重表现了弱国国民受人歧视、遭遇屈辱,从而激发了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强盛的愿望;“看电影事件”侧重表现了中国国民的不觉悟、麻木不仁,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进而使作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

15、看客”。“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于是作者告别了藤野先生,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2.作者的这次选择,决定了他此后一生的道路。他不仅在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回国之后,更是将自己的毕生经历都贡献了中国的文学事业。鲁迅一生笔耕不辍,被成为“民族魂”!现在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最后一段,体味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投影展示】: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怎样理解最后这句话?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学生先思考。你们能理解红色字体的含义吗?如果不能老师给提示)明确:提示:“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用于斗争的思想受到鼓舞。“增加勇气”作者长期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助长某人的声势)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结尾这句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和爱国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