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558597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吸烟人群大部分是男性,但是仍然有不少女性也喜欢吸烟。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女大学生烟民心理问题个案探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编者按:近期,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联合中国大学生在线推出心理育人优秀作品征集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高校辅导员同仁大力支持、踊跃投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作品紧扣心理育人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工作中的好方法、真本领,凝练出工作中的好案例、好经验,充分彰显了高校辅导员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展示新作为的风采。现择优展示,互鉴共进。抽烟有害健康,这是

2、人尽皆知的常识,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烟民群体中,近年来,还出现了女大学生烟民。抽烟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较多不为人知的心理困扰,关注女大学生烟民背后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案例简介小雨(化名),女,21 岁,山东淄博人,独生女,大二年级学生。大一入学时,小雨就与众不同,头发染成鲜红色,化浓妆,穿高档衣服,性格孤傲,与其他新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军训过程中,经常性请假,逃避军训,为此辅导员和她谈了多次,她态度不卑不亢,表示接受批评。在正式开始大学课程后,又因为逃课,和辅导员进行了深谈,但效果只停留在去上课,但不听课。后来小雨在老乡宿舍抽烟被老师发现,辅导员老师又多次找她

3、谈话,希望她能够明白抽烟的种种危害,严格要求自己,不再抽烟,不再逃课。后来的事实表明,谈话的效果并不理想,小雨在克制了几天之后,又照旧抽烟了,不断逃课。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辅导员主动约小雨深谈了一次。基于辅导员同理心倾听,小雨向辅导员敞开了心扉:小雨高中时候因为早恋问题,班主任通知了家长,在全班当众批评了小雨,同学们都对她敬而远之,给小雨造成了心理阴影;并且在这一时期,小雨家庭突遭变故,父亲有了外遇,向母亲提出离婚,母亲却不肯放手,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小雨的价值观、人生观面临极大的挑战,她痛苦却无助,气恼而焦虑。从高二开始,小雨迷上了抽烟,越来越喜欢抽烟的放松感觉和抽烟的

4、帅气姿势,同时有一种对关心她的人进行报复的快感。至此,抽烟变成小雨对现实世界的叛逆宣言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她非常清楚抽烟对身体的危害和学校禁止抽烟的规定,也曾经下决心戒过烟,但没能坚持下来。她渴望能像别的同学那样做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但她缺少改变现状的力量。应对措施辅导员通过多次谈心,发现小雨的抽烟问题仅仅是高中时期遗留的心理困扰的次生问题,她面临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看待高中时期发生的两件事早恋夭折和父母离婚。这两件事造成了小雨对人际关系的偏见他人不可信以及相应的仇恨情感,只有用抽烟来排解苦恼。辅导员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1 心理疏导辅导员抓住小雨渴望与人沟通又不信任别人的

5、心理,与她进行了深度的沟通和交流,给她鼓励和肯定,并引导她正确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和父母的离婚问题。让她懂得,高中老师的做法有失妥当但并非恶意,学会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成长;对于父母的离婚问题,辅导员采用共情的做法,赞同了她对父亲选择的理解,对母亲的体贴和关心。与此同时,希望她学习一些情感处理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包括合理宣泄、转移目标、自我排遣、理智克制等。最后,辅导员告诉小雨,只有当自我强大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对她而言首要的是先从改变自身做起,父母和老师永远是她的支持力量。2 转介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在征得小雨的同意后,辅导员建议小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更专业的咨询并

6、寻求帮助,助其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解决情感问题的能力。3 制定戒烟方案并监督其实行为激发小雨的主动性,辅导员与她一起商讨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戒烟办法:(1) 丢掉所有的香烟、打火机,避免前往之前习惯吸烟的场所,避免与抽烟人群一起活动;(2) 写出一个书面的计划,应对戒烟后可能会出现的负性情绪、社会压力、人际冲突等突发的情况;(3) 每天参加放松训练,并学会和身边同学积极沟通;(4) 参加体育锻炼,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在运动中放松身心;(5) 参加积极的娱乐活动,在集体中找到乐趣;(6)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4 与家长联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辅导员在发现小雨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家长,并告知了该生的在

7、校表现,并希望家长能在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感情问题后,多关注女儿的成长和心理健康状况。在与家长多次沟通之后,小雨的母亲明白了心理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同等重要,孩子的心灵更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注。5 规划未来,充实当下规划未来,是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为鼓励小雨把握住现在,积极向上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辅导员帮助她试着规划毕业后的人生。辅导员经过密切接触,了解到小雨有创业的想法,为了让小雨有一个更加明晰的未来规划,辅导员引导小雨去借阅一些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书籍,同时鼓励她尝试从打工、兼职相关行业做起。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小雨的淘宝店已经正式运营,生活虽然繁忙但很充实,完全找不到原来颓废的影子。基

8、于个案分析的建议1 关注学生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在面对女大学生抽烟的问题上,很多辅导员老师会简单采取校规校纪的奖惩办法来处理,但收效甚微。只有经过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发现其行为背后的真正问题才能标本兼治。这些工作,需要辅导员以及其他学生工作者的耐心、爱心、细心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并要善于走到学生中去,听学生最真实的心声。2 多给予问题学生心理指导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倾听是打开学生内心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多利用共情手段,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在本案例中,辅导员如果单纯从抽烟的行为对其指责和惩罚,学生就不会打开心扉向辅导员诉说苦闷,也就不会有后来健康向上的小雨。3 发展

9、性心理问题要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发展性的心理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解决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次反复的持续的谈心、疏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塑造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以及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本案例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巩固了小雨的戒烟成果。4 针对大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经过笔者多年的访谈记录,大多数家长表示只听说过心理健康这个词,或者知道几种不健康的表现,即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学生家庭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很多问题的引发是家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教养方式等方面。在解决学生问题时,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的是家长对于学生的正面引导和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除了与家长保持基本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外,还需要对一些有问题的家长进行辅导和培训,教给他们一些有效沟通、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对他们亲子关系、养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旨在形成家校合作的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