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55306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马嵬其二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商隐马嵬其二教课方案李商隐马嵬其二教课方案篇一:马嵬其二教课方案马嵬其二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品尝诗歌境界,领悟诗歌美质。2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育诗歌鉴赏能力。3经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教课要点难点:1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育诗歌鉴赏能力。2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教课方法:朗读、点拨、谈论、总结。教课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当盛唐的繁荣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急忙的步伐走过。以前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每况愈下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逐渐消逝在历史的灰尘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

2、,绝代的情种,为大唐的傍晚添上了一道绚烂的余霞。要修业生记忆出李商隐的名诗: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二、对于咏史诗咏史诗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表达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 、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小题大做,寄寓怀抱。唐朝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遗迹联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地。安史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 李商隐对玄宗的失政特别感觉痛心,嘲讽也特别尖利。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往事及唐朝国家战乱。三、题解:

3、天宝十五年( 756 年) 6 月,安史之乱迸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 ,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果断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嘲讽诗。诗作以李隆基 (唐玄宗 )、杨玉环 (贵妃 )故事为抒怀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四、朗读诗歌1.要点字词解说更:还有。徒闻:空闻,没有依据的听闻。笑:嘲讽。2如何:为何。2教师范读(节拍提示)国外 / 徒闻 / 更/ 九州,他生 / 未卜 / 此生 / 休。空闻 / 虎旅 / 传/ 宵柝,无复 / 鸡人 / 报 / 晓筹。这天 / 六军 / 同/ 驻马,当

4、时 / 七夕 / 笑 / 牵牛。如何 / 四纪 / 为天子,不及 / 卢家 / 有莫愁3.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并默写该诗。五、学生参照说明默读课文,赏析马嵬(其二)内容境界1首联:国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陡然听到传说,国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此生就此罢手。赏析:首联夹叙夹议,写玄宗思杨妃之切,极尽波折写出玄宗之悲。先用“国外” “更九州”的故事归纳方士在国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认。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伤心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找寻她的魂魄。有人趁便进言,说在国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徒闻”者,徒然听闻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

5、住“愿世世为夫妇” 的誓词,“十分震悼”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 。意为:他生来世为夫妇的事迷茫难求,而此生的缘分已分明结束。怎么结束的,自然惹起下文。2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3赏析:颔联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从对照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惨剧,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和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相对照,当时和现在不一样处境和心情已呼之欲出。”虎旅鸣宵柝 “本义说的是巡逻的警卫,但是”空闻“二字就将此否认,“虎旅鸣宵柝”明显不是为了保护皇帝,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这

6、样,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行能享受安闲的宫廷生活了。于是便有了颈联的六军不发的兵谏。3颈联:这天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六军已经商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赏析:颈联持续从对照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惨剧的。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耻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沉迷情色,荒弃朝政,以致战祸发生。“这天”指杨妃的死日,“当时”与“这天”比较、增补,不单其意自明,并且笔致跳脱,包含丰富,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相会反衬玄宗沉迷女色、荒弃政事。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这天”的离散?而玄宗沉迷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

7、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上。4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同莫愁。赏析:尾联以对照手法和反问语气作结,寄望感触,点明题旨,把批评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 4 的诘责:为何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一般百姓能保住自己的老婆呢?这一反问固然委婉却很有力, 包括激烈的对照,启迪世人记取唐玄宗沉浸情色,荒弃朝政,以致国家陷于动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惨剧。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一般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老婆莫愁。前六句诗,其批评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这

8、里更丰富了批评的内容。六、要旨思想启迪世人记取唐玄宗沉浸情色,荒弃朝政,以致国家陷于动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惨剧。 “后代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代而复哀后代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玩物丧志” 。七、艺术技巧1倒叙:一波三折,波折幽静2对照:暗含嘲讽八、部署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5篇二:马嵬其二教课方案篇一:马嵬 (其二 )教课方案马嵬(其二) 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认识李商隐的有关平生易艺术创作;指引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这首诗的境界、感情和表现方法。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领会李商隐诗境界高远、语言华丽、情深意浓的特点。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

9、独到的人生际遇;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的实质,激发伤时感事的情怀。教课要点:剖析马嵬 (其二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特别是诗歌的对照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成效。教课难点:正确掌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谈论,正确谈论作者的看法。教课方法:朗读法、谈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教课过程:一、导入课文:二、初读课文:1、教师指导:空闻 / 虎旅 / 传/ 宵柝,无复 / 鸡人 / 报 / 晓筹。这天 / 六军 / 同/ 驻马,当时 / 七夕 / 笑 / 牵牛。如何 / 四纪 / 为天子,不及 / 卢家 / 有莫愁。2、学生齐读课文。三、剖析课文:1.学生参照说明默读课文,掌握诗意。2.学生谈论,老师点拨。【发

10、问】 本诗以哪一事件为背景, 诗中哪几联写这一事件?请同学介绍。【明确】马嵬之变,颔联和颈联【发问】首联顶用典,写方士寻仙之事,有何企图?作者对此态度如何?【明确】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嘲讽唐玄宗痴人说梦。【发问】颔联两句分别显现了如何的生活场景?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如何的看法?【明确】“虎旅传宵柝” 写的是避祸生活的不安闲。 “虎旅传宵柝”原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 ,意义就事与愿违, “虎旅”虽“传宵柝” ,却不是为了捍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鸡人报晓筹”写的是宫中生活的安乐,也示意唐玄宗盼望重享往日的安乐, 但“无复” 点出了这一希望已破灭, “无复”与“

11、空闻”相对,运用对照反衬的手法,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一样处境和心情已呼之欲出。【发问】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如何的意思?【明确】“这天”指马嵬之变这天,也是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盟誓,耻笑牵牛、织女一年只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 ,永久不分别,可在碰上“六军同驻马” 的时候, 结果又如何? “七夕笑牵牛” 是对玄宗沉迷女色、荒弃政事的典型归纳。用“七夕笑牵牛”比较“六军同驻马” ,两相映托,就表现出了两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这天”的失散?【发问】尾联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 对照,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喜欢的妃子,而作为一般百

12、姓的卢家却有更美满的婚姻,这一对照引人深思,振聋发聩。【发问】 诗人借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所兴何感? (诗人的写作企图)【明确】批评唐玄宗沉沦女色、荒淫误国,也是以史为鉴,启迪世人记取唐玄宗荒弃朝政,以致国家陷于动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发问】本诗在章法构造上有何特点?【明确】 用倒叙手法, 先说寻仙, 后说兵变一事。 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在前尔后说,驻马之过后发而先说。【发问】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很是后代称道,请同学们剖析诗歌的巧对。【明确】对偶最齐整的是中间两联。 “空闻”对“无复” ,“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 ;“这天”对“当时” ,“六军同驻马”对“七夕笑牵牛” 。最

13、妙的是此中的“六军”对“七夕” ,“驻马”对“牵牛”,这是两组借对,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并且常常相去甚远的对子。 “驻马”是指军队阻滞不前,而“牵牛”倒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唐宋此后,律诗对偶常常以借对为高,借对常常富于风趣风趣。四、对照鉴赏:对照杜甫咏怀遗迹(其三) 和李商隐马嵬(其二),总结咏史怀古诗在取材和技法上有如何的特点?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艺术特点: 1、“诗”与“史”的联合:用典,双关2、“咏史”与“言志”的联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怀(借古咏怀)3、“古”与“今”的联合:虚实联合,对照,反衬思想感情:多感触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详细为: 1、国家国运衰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