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苹果里的五角星4 .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451583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 苹果里的五角星4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 苹果里的五角星4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 苹果里的五角星4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 苹果里的五角星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苹果里的五角星4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看图导入师: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幅有趣的图片(出示),观察第一幅,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再换个角度,有什么新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画面)?看另一幅,换个角度看,又看出了什么图像?看完这两幅图片(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打破常规思维,换个角度看事物的文章,齐读课题苹果,苹果,什么味道?大家都吃过,五角星见过吗?在哪见过?二 教授新课师:苹果里的有五角星,你们信吗?相信的请举手师:你为什么相信呢?(生:我在家切了一个苹果,发现里面有五角星)师:你真是好样的!我确定咱班肯定还有许多同学预习完课文都迫不及待地去横切苹果,验证了这个秘密的

2、真假。做过实验的同学请举手。师:既然书上说苹果里有五角星,我们当然应该相信。但是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什么意思:完全相信 本说的,不加以实践、分析,把书读死了,还不如不读。我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才叫真正的会学习。我用大拇指为你们点赞!师:请问同学们,你们真的从苹果里切出来五角星吗?跟国旗上,解放军叔叔帽子上的的五角星一样吗?(生: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图案。)师:既然不是真的五角星,这个题目可有问题了,谁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改一改了?师:这样看来,本文的题目就改成苹果里的五角星图案吧。好不好?生:好!(也有说不好的)师:我说这样改不好!一看就知道课文内容了,少了神秘的

3、色彩,少了吸引力,那么,怎样改比较好呢?(生:给“五角星”加上双引号。)师:这里的“五角星”加了双引号,表示有特殊的意义,并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像五角星一样的图案。所以加个引号,就合理了。所以老师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要自己加以分析,我建议咱们给出版社打个电话,把错误告诉他们,说不定还有奖励,正好买苹果,咱们一起吃。这件事咱们课下再商量。现在再齐读课题。师:苹果里有五角星,这个秘密作者怎么知道的?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小男孩吧。师:打开书,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你可以小声读,大声读,默读,因为有两个人物对话所以还可以选择同桌同读,但一定边读边思考老师的问题。师: 可爱。从哪里看出?师: 聪明

4、。从哪里看出?师: 有好奇心师:这个小男孩天真活泼、机灵可爱、好奇心强、乐于与人交往的,很讨人喜欢。如果你们也具有这些平凡的优点,那么人人都会喜欢你。希望同学们都像小男孩一样互动起来,一起交流。师:今天,小男孩既没有报告新闻,也没有显示新本领,而是告诉我一个新发现苹果里有五角星。你从哪句话知道这个新发现的?(出示课件6: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师: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小男孩什么样的心情? (得意、兴奋、自豪、骄傲。)师:哪一个动作最能突出小男孩的心情? (举)师:一个举,我们就读出了小男孩的心情,让我们试着读出举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放到句子中练读一下,读出自

5、豪、得意的感情。师:我发现同学刚才朗读时表情最得意,好像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这个秘密的人就是他。(笑) 所以要读好一句话,就要读出词语的意思,才能读出感情,这也是一种朗读技巧。师:其实,这三个自然段中都是像这样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讲述的,同学们请看,这一组对话就是前三个自然段提炼出来的对话内容,你认为括号里填什么语气词最合适?小男孩(神秘、迫不及待)地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瞧着他(平静、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地说:“我知道里面是什么。(不就是果核嘛!)”小男孩(自信、自以为是)地说:“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来切给你看吧。”小男孩(得意、兴奋、自豪、骄傲)地说:“大哥哥,看哪,里

6、头有颗五角星呢!”师:想读好人物对话,就用相对应的语气,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来练习,就很容易了。师:(分角色齐读这三个自然段)指名引读,男女赛度。师:小男孩能发现苹果里有五角星,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切法。怎么不同,我们再读这三个自然段,这回不是大略读,而是细心读,去思考,找到切苹果的句子告诉我。(出示课件: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齐读)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现场横切苹果给没有做过实验和现场的客人们看看,是不是真有五角星图案。请两个同学看课件帮我切苹果。师:我在家里也横切了几个苹果,发现有的苹果核图案其实并不都像五角星,你们切开的苹果都是五角星图案吗?

7、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自己的新发现(大家齐动手切苹果)。师:“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个秘密,作者已经全部写完了。如果本文到此结束,也只是简单的叙事,内容也未免过于肤浅了,它之所以入编语文书,是因为它的写作亮点在于“叙事”之后,还有作者的说理,作者说理才是写这篇课文的真正目的。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借事说理”(板书:借事说理)。也是我们以后写作文时必须用到的方法,他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就来学学这种写作方法。师:现在,我们继续深入读课文自然段,为了不互相影响思考,咱们选择默读,边读便试着画出作者说理句子,画完后,小组再商量对照一下,你们画的一不一样。师:有点难度,提

8、醒同学们,作者说理的句子有两处,分别在4、5自然段,“熟读精思子自知”,只要下功夫,一定能找到。(出示课件: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出示课件: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指名朗读)师:要理解这么长的句子,我们先过词语关,解释“生疏”、“循规蹈矩”。师: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切苹果

9、呢?我想,自有它的道理吧。(列举优点:方便、安全、公平、习惯。)师: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了方便、安全、公平的通常切法,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束缚了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变得循规蹈矩,很难再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了,这多么可怕呀!所以,我们齐读这段话,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循规蹈矩。师:注意看,这句话最后的“五角星”加了双引号,更说明课题有修改的必要。咱们一定要给出版社打个电话,修改错误。师:我们再看作者的说理二。(出示课件: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

10、切苹果的方法。)师:我们按照第一个说理的学习方法来学这段对话,先过词语关。同学们提一提,需要理解哪些词语?“鲜为人知”什么意思?什么是魅力?我先举个例子。师:我们班的同学有一种迷人的魅力。在学校,老师同学们喜欢他;回到家,小猫小狗们也喜欢他。(笑)师:同学们再用魅力说一句话。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师:这句话里有三个“传”字,它表明这个秘密真是一传十,十传百,它还将继续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师:作者由“魅力”又进一步联想到了什么力?(创造力。(板书:创造力)师:什么是创造力?作者

11、怎么解释的。(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板书: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师:往小处说,就是从具体的小事上来说。我说一件具体的小事吧:奥利奥蘸牛奶,奥利奥加入冰激凌,奥利奥做牛轧糖。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小创造,小发明,或是见过听过读过,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带橡皮的铅笔,魔力擦,如司马光砸缸救人、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采摘园、最佳路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师:创造力原来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往大处说呢?(出示课件: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板书: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三 拓展延伸。师: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你们有什么收获?(两个收获1、创造力2、写作方法:在叙事的基础上再加上说理,文章才有意义。)师:同学们,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愿我们每一个同学从现在就学会创造,将来用你们善于创造的大脑和双手去改变生活,改造世界!四 布置作业:上网收集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最佳路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这四个故事,一个小组搜集一个,明天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讲的最好。这节课到这,下课!五 附:板书设计。苹果里的“五角星”叙事 拦腰切苹果说理 创造力(打破常规 敢于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