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423217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伯牙绝弦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教学重点:1、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忆积累。2、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3、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4、 教法、学法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古筝曲高山流水2

2、、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杨氏之子,还记得吗?谁来起头,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师: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好,相信这一课已经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杨氏之子这样的文言文,我们已经接触过了,文言文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所独有的,它不仅语言精练,而且寓意深远,是值得我们同学深入理解和研究的。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在学习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课件出示:结合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及课外查找资料等。2、出示课题,释题:伯牙绝弦 谁来读题。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一次就把最难读的一个 “弦”字读准了;读得清晰响亮,字正腔圆。 让我们一

3、起读课题。齐读课题。3、了解伯牙,解释“绝”是什么意思?(断绝)“绝弦”是什么意思呢?(割断琴弦)师:“绝弦”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其实还指不再弹琴。4、伯牙是名满天下的琴师,应该爱琴如同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绝弦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中国有句古话知难而上、迎刃而解,有信心读好吗?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正音:“哉”、“兮”及书写。2、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3、教师根据实情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

4、拿笔画停顿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5、点名读,齐读三、初解知音,理解课文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5、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

5、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善于、擅长)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表示太好了!)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2)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4)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6、你们又从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预设答案: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7、师:

6、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生自由发表意见。)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 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7、。)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师:真正的知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师: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师: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预设答案:1、失望。2、寂寞。3 、忧虑。生4、渴望。)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8、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预设答案: 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师:伯牙在断绝琴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

9、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师: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五、积累背诵,拓展延伸1师(背诵):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音乐或flash动画。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男女生分角色读。2写感受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可全文却只有短短的77个字,这就是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短短的77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琴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