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计算实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389200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计算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计算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计算实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KPM结构设计软件在应用中的问题解析(2005.7) 第一章 砖混底框的设计 (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若选择此项,则程序对所有的托墙梁均折减,而不判断该梁是否为墙梁。(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若选择此项,则则程序自动判断托墙梁是否为墙梁,若是墙梁则自动按照规范要求计算梁上的荷载,若不是墙梁则按均布荷载方式加到梁上。若同时选择“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两项,则程序对于墙梁则执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对于非墙梁则执行“按经验考虑墙

2、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若选择此项,则程序在计算侧移刚度比时,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将作为组合截面考虑。否则程序分别计算墙、柱侧移刚度。一般而言,对混凝土抗震墙可选择考虑边框柱的作用,对砖抗震墙可选择不考虑边框柱的作用。(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适用范围: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只有在该结构在某一层既输入了混凝土墙,又输入了砖墙时才起作用。物理意义:混凝土墙与砖墙的弹性模量比。参数大小:该值缺省时为3,大小在36之间。如何填写:一般而言,混凝土墙的弹性模量是砖墙的10倍以上。如果是同等墙厚,则混凝土墙的刚度就是砖墙的10倍以上。但

3、实际上,在结构设计时,一方面混凝土墙的厚度小于砖墙,从而使混凝土墙的刚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实际地震力作用下混凝土墙所受的地震力是否就是砖墙的10倍以上还是未知数,因此我们不能将该值填得过高。(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TAT软件可以直接计算风荷载。SATWE软件不可以直接计算风荷载,需要设计人员在特殊风荷载定义中人为输入。(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目前的PMCAD软件不能计算非抗震的砖混底框结构。处理方法:设计人员可以按6度设防计算,砖混抗震验算结果可以不看。砖混抗震验算完成后执行SATWE软件进行底框部分内力的计算。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来说,砖混底框结构,按6度设防计

4、算时地震力并非控制工况。对于构件的弯矩值,基本上都是恒+活载控制;剪力值,有可能某些断面由地震力控制,但该剪力值的大小与恒+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值相差也不会很大。直接用该值设计首先肯定安全,其次误差很小。如果个别构件出现其弯矩值和剪力值由地震力控制,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结构的外围构件中。设计人员或者直接使用该值进行设计,误差不大,或者作为个案单独处理。(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A)规范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8条第3款明确规定: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5、7.1.8条第4款明确规定: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部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B)规范精神由于过渡层为砖房结构,受力复杂,若作为薄弱层,则结构位移反应不均匀,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对抗震不利。充分发挥底部结构的延性,提高其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抗变形和耗能能力。(C)PMCAD对混凝土墙体刚度的计算对无洞口墙体的计算如果墙体高宽比M1.0,则需计算剪弯刚度,计算公式为(略)对小洞口墙体的计算小洞口墙体的判别标准 (略)0.4目前的PMCAD软件,对于砖混底框结构,只允许开设小洞口

6、的剪力墙。对于0.6或洞口高度大于等于0.8倍墙高的大洞口剪力墙,则只能分片输入。PMCAD软件根据开洞率按照抗震规范表7.2.3乘以墙段洞口影响系数计算小洞口剪力墙的刚度。(D)工程算例:(例子还有图形等,未录入)本例通过不改变剪力墙布置而用剪力墙开竖缝的方法来满足其刚度比的要求。(略)(E)设竖缝的剪力墙墙体的构造要求竖缝两侧应设置暗柱。剪力墙的竖缝应开到梁底,将剪力墙分乘高宽比大于1.5,但也不宜大于2.5的若干个墙板单元。对带边框的低矮钢筋混凝土墙的边框柱的配筋不应小于无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框架柱的配筋和箍筋要求。带边框的低矮钢筋混凝土墙的边框梁,应在竖缝的两侧1.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加密

7、,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竖缝的宽度可与墙厚相等,竖缝处可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填入,并做好防水。(F)底部框架剪力墙部分为两层的砖混底框结构,可以通过开设洞口的方式形成高宽比大于2的若干墙段。注:本条因为文字编辑的原因略去了一些公式,这些公式可以从其他一些书上看到。ds220 2006-6-6 02:41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一) 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规范要求:抗震规范第3.4.2和3.4.3条及高规第4.4.2条均规定: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上部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计算公式:Ki=Vi/ui应用

8、范围:可用于执行抗震规范第3.4.2和3.4.3条及高规第4.4.2条规定的工程刚度比计算。可用于判断地下室顶板能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规范要求:高规第E.0.1条规定:底部大空间为一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计算公式见高规151页。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其侧向刚度的计算方法按照条文说明可以采用剪切刚度。计算公式见抗震规范253页。SATWE软件所提供的计

9、算方法为抗震规范提供的方法。应用范围:可用于执行高规第E.0.1条和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的工程的刚度比的计算。(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规范要求:高规第E.0.2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大于一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e可采用图E所示的计算模型按公式(E.0.2)计算。e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e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e不应大于1.3。计算公式见高规151页。高规第E.0.2条还规定: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60。SATWE软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高位侧移刚度的简化计算。应用范围:可用于执行高规第E.0.2条规定的工程的刚度比的计算。

10、(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上海规程中关于刚度比的适用范围与国家规范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上海规程第6.1.19条规定: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室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上部楼层刚度的1.5倍。上海规程已将三种刚度比统一为采用剪切刚度比计算。(五)工程算例:工程概况:某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共27层(包括二层地下室),第六层为框支转换层。结构三维轴测图、第六层及第七层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略)。该工程的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3g。113层X向刚度比的计算结果:由于列表困难,下面每行数字的意义如下:以“”分开三种刚度的计算方法,第一段为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算法,第二段

11、为剪切刚度,第三段为剪弯刚度。具体数据依次为:层号,RJX,Ratx1,薄弱层RJX,Ratx1,薄弱层RJX,Ratx1,薄弱层。其中RJX是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应乘以10的7次方);Ratx1为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刚度80的比值中的较小者。具体数据如下:1,7.8225,2.3367,否13.204,1.6408,否11.694,1.9251,否2,4.7283,3.9602,否11.444,1.5127,否8.6776,1.6336,否3,1.7251,1.6527,否9.0995,1.2496,否6.0967,1.2598,否4,1.34

12、07,1.2595,否9.6348,1.0726,否6.9007,1.1557,否5,1.2304,1.2556,否9.6348,0.9018,是6.9221,0.9716,是6,1.3433,1.3534,否8.0373,0.6439,是4.3251,0.4951,是7,1.4179,2.2177,否16.014,1.3146,否11.145,1.3066,否8,0.9138,1.9275,否16.014,1.3542,否11.247。1.3559,否9,0.6770,1.7992,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10,0.5375,1.7193,否14.782

13、,1.2500,否10.369,1.2500,否11,0.4466,1.6676,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12,0.3812,1.6107,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13,0.3310,1.5464,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注1:SATWE软件在进行“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计算时“地下室信息”中的“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里的值填“0”;注2:在SATWE软件中没有单独定义薄弱层层数及相应的层号;注3:本算例主要用于说明三种刚度比在SATWE软件中的实现过程,对结构方案的

14、合理性不做讨论。计算结果分析按不同方法计算刚度比,其薄弱层的判断结果不同。设计人员在SATWE软件的“调整信息”中应指定转换层第六层薄弱层层号。指定薄弱层层号并不影响程序对其它薄弱层的自动判断。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高规还规定其楼层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60。这一项SATWE软件并没有直接输出结果,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程序输出的每层刚度单独计算。例如本工程计算结果如下:1.3433107(1.4179107)94.7460满足规范要求。地下室顶板能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的判断:a)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4.7283107(1.7251107)2.742地下室顶板能够作为上

15、部结构的嵌固端b)采用剪切刚度比11.444107(9.0995107)1.252地下室顶板不能够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SATWE软件计算剪弯刚度时,H1的取值范围包括地下室的高度,H2则取等于小于H1的高度。这对于希望H1的值取自0.00以上的设计人员来说,或者将地下室去掉,重新计算剪弯刚度,或者根据程序输出的剪弯刚度,人工计算刚度比。以本工程为例,H1从0.00算起,采用刚度串模型,计算结果如下:转换层所在层号为6层(含地下室),转换层下部起止层号为36,H1=21.9m,转换层上部起止层号为713,H2=21.0m。K1=1/(1/6.0967+1/6.9007+1/6.9221+1/4.3251)107=1.4607107K2=1/(1/11.145+1/11.247+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