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七中2019二轮复习太阳高度时空分布曲线图常德市七中 罗 瑾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 ①②③三条折线代表二分日的是_____, 代表夏至日的是_____, 代表冬至日的是_____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年变化)曲线图1.南、北回归线上(43°≤H≤90°) 2.南、北温带地区(0°<H<90°)①是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3.南、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0°≤H≤47°) ⑤是_________________ ⑥是_________________4.南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年变化(0°≤H≤23.5°) ⑦是________________ ⑧是________________5.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6.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66.5°≤H≤90°) (1)北半球热带地区h1h2(2)南半球热带地区h1h2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随纬度分布曲线图1.一个回归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图 由图可见: (1)赤道上:∑H =23.5° (2)热带地区:23.5°≤∑H≤47° ∑H=23.5°+当地纬度 (3)温带地区:∑H =2×23.5°=47° (4)寒带地区:23.5°≤∑H≤47° ∑H=23.5°+当地纬度的余角 (5)极点上:∑H=23.5°2.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ZH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由上图可见:(1)赤道上:ZH=0° (2)热带地区:0°≤ZH的绝对值≤47°,ZH的绝对值=2×当地纬度 (3)温带地区:ZH=2×23.5°=47° (4)寒带地区:23.5°≤ZH≤47°,ZH=23.5°+当地纬度的余角(5)极点上:ZH=23.5°由上述分析发现:(1)温带、寒带和极点上,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就是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2)赤道上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23.5°,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0°;(3)热带地区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23.5°+当地纬度”,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却为“2×当地纬度”。
四、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1.极点上夏半年某日 2.切点及其以内的夏半年某日3.赤道上 4.温带地区白昼长度的时空分布曲线图常德市七中 罗 瑾一、白昼长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下图中曲线①②③代表二分日的是____, 代表夏至日的是______,代表冬至日的是______昼长(小时)①②③读上图说明昼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1)二分日,全球各纬度昼长均等于____小时,即昼长____夜长赤道上终年昼长___12小时即昼长____夜长2)夏至日,北半球昼长____12小时,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昼长等于24小时即发生极昼从北极圈南到南极圈昼长逐渐________,南半球昼长_____12小时的地区昼长等于0小时即发生极夜3)冬至日,北半球昼长____12小时,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昼长等于24小时即发生极昼从北极圈南到南极圈昼长逐渐________,南半球昼长_____12小时的地区昼长等于0小时即发生极夜4)纬度越高,昼长的变幅越______。
纬度越低,昼长的变幅越______二、白昼长度随季节变化曲线图下图中曲线①~⑨,代表赤道的是_____,属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代表北极圈的是____,代表南极圈的是____代表北极点的是____,代表南极点的是____按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按从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②①③③④④⑤⑤⑥⑥⑦⑦⑧⑧⑨⑨昼长(小时)观察上图说明昼长随季节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______(有、无)季节变化,全年昼长_____12小时,即昼长_____夜长2)当地夏半年昼长______12小时即昼长______夜长,当地冬半年昼长_____12小时即昼长______夜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为全年最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昼长等于____小时即发生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为全年最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昼长等于____小时即发生极夜南北半球的情况相反3)越接近二至日,昼长的变幅越______,越接近二分日,昼长的变幅越______,三、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规律(一)下图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纬度的地点在二分二至日的日出时刻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为北半球,则代表二分日的是_______,代表夏至日的是________,代表冬至日的是_______。
2.说明①②③三条曲线反映出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规律:①66.5—90°N均为_______时日出,即发生__________现象,0°纬度(赤道)______时日出,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纬度越高,日出的时刻越______,说明白昼越______②各纬度日出时刻均为_____时,昼夜长短的关系是__________③66.5—90°N发生__________现象,0°纬度(赤道)______时日出,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纬度越高,日出的时刻越______,说明白昼越______3.据图计算纬度20°、40°、60°的昼长各是多少?①②③④⑤⑥(二)下图中曲线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纬度的地点在太阳直射不同纬度时候的日出时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的有极圈、赤道、80°、60°、40°、20°,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北纬,则六条曲线就代表______半球,反之就代表______半球2.判断六条曲线各是代表哪个纬度的地点?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由此可见,_____纬线上的点终年都是6点日出,说明终年昼长____夜长。
纬度越高的地区,日出时刻季节变化幅度越大,即昼夜长短的季变化幅度越大同一地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日出时刻越______,即白昼越______3.据图上的信息读出②地在太阳直射3°、9°、15°、21°、23.5°时的日出时刻,并计算其白昼时长各是多少:直射3°时,②地日出时刻________,白昼时长________;直射9°时,②地日出时刻________,白昼时长________;直射15°时,②地日出时刻________,白昼时长________;直射21°时,②地日出时刻________,白昼时长________;直射23.5°时,②地日出时刻________,白昼时长________;【高考真题】(2019年四川)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0~11题10.若图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11.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2019全国文综2)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1)~(3)题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 66.5°S、66°S、40°S、40°NC. 66.5°N、66°N、0°、40°S D. 66.5°S、66°S、0°、40°N(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 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0<Pa/ Pb<1 B.Pa/ Pb=0 C.Pa/ Pb=1 D.Pa/ Pb>1(2019广东地理) 右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1~4题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 30°E, 20°N B. 150°E, 20°SC. 30°E, 20°S D. 150°E, 20°N2. 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12小时3. 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 四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大于二分之一4. 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