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78666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身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心理健康的含义: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概念;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保持良好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三项心理原则:其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其二是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其三是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心理健康标

2、准制订困难,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局面呢:其一,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制订绝对的健康标准很难.其二,对心理健康与否的判别还受社会环境、文化风俗、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民族特点等的影响,因此很难制订一套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永久适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其三,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和法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各相关学科研究所依据的基础和范围。其四,心理健康标准的制订和确定,必须通过大规模人群的调查。其五,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基础是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分类,而这些规律和分类尚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心理健康制订的依据: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2。社会

3、规模 大多数人的行为并非代表着健康的社会行为,例如;文化大革命 3生活适应 4临床诊断 一般人身上是没有异常心理现象和致病因素的,如果某人身上发现了临床症状或病因就可判别为异常。这一标准以精神病学研究为基础,为医学界人士所支持,比较客观准确,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总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心理异常现象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身心机能的障碍,不是仅凭某一诊断手段就可以确定。 5主观经验中国儒家文化的心理健康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主要有“君子”和“圣人”两个层次。君子必须具备仁、义、礼、智四德;圣人则在智的修养上更胜一筹。中国儒家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归纳为六个方面: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4、 3保持情绪的平衡和稳定 4正确认识周围环境 5保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6完善自我的发展目标心理健康关键要素的关系协调可以具体细分为四种关系:(1)人己关系,即主体我和客体我之间的关系,(2)人人关系,主要包括与长辈、同伴、异性、家庭关系的处理;(3)人事关系,包括如何有效的从事学习、工作、休闲等活动;(4)人物关系,即协调与物质、科技、环境、社会等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自我意识正确。自我意识正确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它提倡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包括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3

5、)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7)人格统一完整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各自以一个连续体的不同区段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1)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在心理

6、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其工作对象是以正常学生为主,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被称为辅导员或心理教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工作对象被称之为来访者或求助者,从事心理咨询的人被称为咨询者或咨询员;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患者或病人,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被称为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2)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亦重在发展与预防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对来说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心理咨询重在预防与矫治,而心理治疗重在矫治与重建。(3)就内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认知和行动上做文章;心理辅导在注重资料的提供与获得、认知与环境因素改善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需要、情感活

7、动。心理咨询和治疗则侧重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建与发展。(4)就工作方式和方法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多在非医疗情景学校及有关教育机构中进行;心理辅导兼用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两种形式;心理治疗多在医疗情景中进行,以个别治疗为主,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更加专门化,其使用也更加富有弹性和综合性。(5)就时间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前进行预防性培养,为时较长,甚至是终生性的;心理辅导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心理咨询用时较短,心理治疗为时较长。(6)就当事人自我表露程度而言,在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中,常常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情景使当事人有更多心理表露的机会,而在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并不强调学生做充分的

8、自我表露。(7)就工作模式而言,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是医学模式,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主要是教育和发展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导与主题的关系,在心理辅导中,辅导员与学生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关系。(8)就工作任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心理治疗是解决某一局部问题,而心理咨询整合局部与整体问题。(9)就实施过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者在工作中是主动的,心理治疗医生肯定是被动的,而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10)就运作模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一种义务工作,是非经营性的;心理治疗是经营性的,心理咨询可以是经营性的也可以是非经营性

9、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1.基

10、础中介作用2.操作与动力作用3.激励与增效作用;(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点主要表现为(1)理论基础不同(2)学生观不同(3)目标侧重不同(4)工作内容不同(5)工作原则不同(6)方法手段不同。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也有共同的一面,它们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还有紧密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育的基础,强化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教

11、育获得了更为和谐的统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因此,两者即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并能互相借鉴和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应缺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智育的科学化和效率的提高,反过来,智育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只有科学的即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智育活动,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反之,起消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必要的生理和体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体健康获得了必要的条件。体

12、育本身即已包含某些心理健康的成分,但是,体育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本质上还要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美育的关系: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美育,就会带来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可以具体分解为上那个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一是矫正与预防心理与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三是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

13、目标可以分解为:基础目标、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与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4、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来确定的,它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具体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心理咨询和辅导,三是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地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15、二是全体性原则;三是差异性原则;四是主体性原则;五是整体性原则;六是发展性原则,七是活动性原则;八是保密性原则。从广泛的意义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兴起主要受益于心理卫生、心理测量和职业指导这三个领域的发展及推动。皮内尔为现代心理卫生最著名的倡导者。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做直接贡献的先驱者当属美国人比尔斯。1909年2月,“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在纽约成立,比尔斯任顾问。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它的遵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的、科学的、文化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等的研

16、究、治疗与预防,以及全体人类幸福的增进。”比奈的贡献:在于使用心理测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得以实现,因而成为现代心理测量的先驱者。1894年,美国旧金山加州工艺学校在梅瑞尔的领导下是早期心理辅导的萌芽。在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中,最富盛名的人物是帕森斯,首用“职业辅导”一词。帕森斯创立的波士顿职业局,成为现代心理辅导诞生的标志,其个人也被誉为“心理辅导之父”。3.1.8 1896年,维特默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儿童心理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1907年它创立了第一个弱智儿童的临床心理教育学校,同年创办了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杂志。他被誉为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格赛尔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具有学校心理学家称号的人。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取向。(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途径的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