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372655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基本信息课 题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作者及工作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 王泽新教材分析本节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一个应用,要求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实际的电路设计。在教材中对本章知识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是对电学知识的一次能力升华。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有得到实践证明的渴望,但学生在设计应用方面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作为铺垫!所以,本节的设计不能盲目的放手,而应该精心设置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步步推进,逐步到达对知识的掌握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和已有的实验基础,去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

2、能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并安装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认识测量的意义,理解误差并能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 学习用图线法处理数据的规范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对实验课题展开讨论,提出各小组的实验方案; 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展示学生写出的完整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和评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实验探究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思; 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事实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图线处理数据 难点:如何利用图线得到结论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

3、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一、探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第课时) (一)、分小组展开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测电源电动势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然后各小组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法,写出实验原理。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教师拿出一个电池,提问:如何测它的电动势?能不能用伏特表直接测量? 学生回答:不行。因为这样测的只是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 教师:这方法简单但不符合要求。大家知道电池是有内阻的,而且不是普通的纯电阻,直接测量是行不通的,该如何测量呢? 学生: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践经验得知,这儿也可用伏安法。 教师:此法可行,哪个小组愿用这种方法测量?伏

4、安法有几种接法?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原理和步骤,作误差分析。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比如,改一下条件,只给一个电流表,不给电压表,能否进行测量? 附:伏安法的原理图和误差分析 (1)安培表内接,测量多组 减少误差的方法就是选择内阻较大的伏特表,讨论相对误差 (2)安培表外接法。测量值 考虑安培表的内阻,真实值为 可见测量的电动势没有系统误差。内阻的系统误差为 。当电流表内阻很小时,即 时, 实验中应选用较小的电流表。鉴于中学实验设备有限, 与 相差不会太大,而 与 相差则很大。因此选用内接法。 学生:课本135页有一道例题给出了答案,只需两个定值电阻就可以了。 教师:不错。能不能修改一下,变得更有

5、操作性,实验结果更准确呢。 学生:用电阻箱代替两个定值电阻。 教师:很好。请一个小组用这种方法,具体要求一样。大家再思考,可否更换电流表呢? 附:电流表法。 (1)若用两个定值电阻,单刀双掷开关,如图1,可测两个电流值。 解方程组得: 本实验只能测一组值,不能减小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在于安培表的内阻没有考虑。 (2) 用一个电阻箱, 曲线斜率 ,若考虑安培表内阻,则减少分流误差的方法是尽量选用内阻较少的安培表。 学生:用伏特表和一个电阻箱即可。 附:电压表法 (1)若用两定值电阻,单刀双掷开关。此方法类似于电流表法中的第一种情况。这儿不再重复。 用一个电阻箱,系统误差源于伏特表内阻 。误差定量的

6、计算和分析比较繁,这里不作计算。要减少系统误差,应尽量选择内阻较大的伏特表。 教师:好。请你们用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这里老师介绍一种新方法,共大家参考。 二、学生分组实验 (第2课时) 学生拿到实验方案后,自选所需器材,分组完成实验。要求学生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由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操作。 自行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作简单的误差分析。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建设性改进意见。每个小组课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三、学生实验成果展示及点评 (第课时)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作讲解,教师点评。 四、作业 利用下表中所列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

7、验电路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器材(代号) 规格 待测电池(E) 电压表 (V)电阻 (R1)电阻 (R2)电键两个 (K1和K2)导线若干 电动势E大约4.5V,内阻约6 量程3V,内阻很大 阻值等于15.0 阻值等于8.20 ()试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电路图连接完成之后,写出进行测量的实验步骤,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各步骤中测得的物理量;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池的电动势;表达式为_。 板书设计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 2.实验器材: 测路端电压;测干路电流,即过电源的电流。需测量的是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大约为零点几欧

8、3. 电路图 采用图1示数准确 示数偏小 采用图2示数准确 示数偏小 3.数据处理: 可以多测几组求平均,也可以将数据描在图上,利用图线解决问题。 明确: 图线的纵坐标是路端电压,它反映的是:当电流I增大时,路端电压U将随之减小,U与I成线性关系,U=EIr。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是电源的性质,所以也叫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中,U与I成正比,前提是R保持一定,而这里的UI图线中,E、r不变,外电阻R改变,正是R的变化,才有I和U的变化 4.误差分析: 实验中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讨论得到的数值是偏大还是偏小?(利用图线及合理的推理) 因为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所以 I真=I测Iv 即

9、(I真I测), 反映在图线上: 当 U=0时,Iv0 II真 故 r真r测 E真E测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处理数据的过程有了更明显的进步,并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合理地处理数据的方法。通过过程的探究及实验的亲身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经历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处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合理地处理数据的方法。通过过程的探究及实验的亲身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

10、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授课过程中比较好的有: 1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三种方法深刻理解。 2.学生亲历实验仪器的选择及实验过程,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使用坐标纸让学生规范地进行图象法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还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知道常见的作图错误。 4除了坐标纸上作图,还使用Excel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让学生了解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好处。 学生反应: 1、学生在集体回答、小组讨论、和个别活动中都表现积极,表明对教学进程的适应。 2、学生实验水平及数形结合、图像处理问题方面得到提高。 存在的问题: 1、器材的选择:电阻箱只能精确到期1,调节的范围太小. 2、实验误差的分析学生掌握不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