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3721639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大荔县下寨初中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活动情况(开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1、开题时间:2013年9月19日2、开题地点:下寨中学多媒体教室3、参与人员:王峰、雷红茹、任江莉、郭彩玲、王丽开题报告要点:(背景和意义;目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分工;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步骤;课题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经费预算等)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是一般课题,课题立项号为:SJHYBKT201302413该课题经过充分准备,于2013年9月19日正式开题,现将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课题的提出中国文言文内容五彩斑斓,绚

2、烂多姿,博古通今,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中开始出现了文言文和古诗鉴赏内容,古诗文教学是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少,学生已有的阅读积淀有限,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文也就有一定的难度,语言理解的障碍,使学生在阅读时有种恐惧感,对古诗文阅读兴趣初中生普遍较低。又为了应对学业考试,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要求学生翻来覆去背诵必背篇目,教学文言文时则遵循“字字落实,句句对译,原意照搬”的原则,务必讲清每一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务必理清每一种特殊句式的翻译及功能,以保证学生在中考取得好成绩,学生也只好死记硬背老师罗列的

3、重点,根本谈不上提高文言解读能力和古诗鉴赏能力。又因为很多地区的学业考试中古诗文阅读材料一般来自课外,古诗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诗鉴赏能力,力图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许多教师只好在课文教学之余进行反复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没有任何关联的所谓“拓展”阅读训练。这既无助于学生对文言语感的积累,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能力,相反,还加重了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恐惧感。怎样切合言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值得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在初中阶段减轻学生心中对

4、文言文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文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阅读浅易文言书籍做好衔接,就非常必要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古诗的教学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初中教材选入的古诗文篇目数量有限,份量远远不足,光靠学好课内几篇古诗文就要培养起学生阅读古诗文作品的能力,恐怕是勉为其难。又因为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 、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

5、程内容的执行,还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因此,教师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实践中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就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了。2当前的研究状况目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文言文教学研究有三种:一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二是与课文表达形式相类似的迁移性研究;三是具有比较鉴别意义的比较性研究。目前许多教师更多研究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效性,如有关课文作者的介绍,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文中涉及的某个知识点的补充阅读以及阅读的感悟、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等,相对来说都比较忽视形式上的有效性,更少有

6、比较阅读性质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实践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的是一篇课文加一个教师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或一篇教师自认为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形式。很少有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由于受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阅读积累的限制,以及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制约,很多时候进行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积累相脱节,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吻合。可以说,目前言文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教师一厢情愿,不择时机地塞给学生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权利,学生自然也就缺少学习的兴趣,其效果当然极为有限。这种“传递中心教学”方式的弊端是明显的,可是今天有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

7、这一点,还视之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而舍不得放手。虽然也有一些教师进行了非常好的教学有效性实践,但也没有进行很好地分析总结。对于这样的教学实践操作问题,理论界相对关注也较少。3理论依据及研究意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古诗文

8、解读和文言文鉴赏能力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理应受到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去作理论探究与实践完善,从而寻求使它真正发挥效益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使文言文教学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

9、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成长。“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实际价值就在于:它能推动我们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并能同时推动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使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把握恰到好处,时机的选择正确无误,难度的确定适宜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内容的选择能引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进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可作借

10、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本课题的研究角度虽小,但要置身于中华经典文化的背景下,要研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精神内涵的成长需要,研究前景相当广阔,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及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当前对有效教学研究的实际,我们觉得提出这一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课题研究目标1分析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2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研究并形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评价方案。3通过初中古诗文教学拓展的“创新教学”和“行动研究”,推动“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研究的进展, 全面提高学生文言素养,激发更多的学生自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提

11、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文化”的创造。 三、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雷红茹组员:王峰、郭彩玲、任江莉、王丽四、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成员分工雷红茹: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1、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的有关教材和练习,总结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规律,并将之用于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任江莉、雷红茹) 2、探究如何在文言文的课堂内容选择上将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达到“适宜”。 (王峰、王丽) 3、探究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适宜的,从而改变现在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郭彩玲)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 (

12、一)、在课题的研究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研读教材法:通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及初三总复习资料,研读具体篇目,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做好材料积累。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网络和图书馆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研读,了解文言文有效教学当中存在的案例问题和方法策略,明确研究方向和角度。 3、实时观察法:相互之间听评课、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形成本课题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撰写论文。5、问卷调查法。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文言文教学内容、学生厌学的原因。研究适宜的文言文课堂教学

13、内容,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教学内容。6、个案研究法。借助课堂实录和教师的日志资料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效果。7、经验总结法:运用科学方法,结合时间成果,总结经验形成的深层动因。(二)、研究手段及途径:1、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教研活动,倡导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教研模式,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走进教师,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独特见解的发表。同时充分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作互助,提高工作效率。2、以学科带头人为载体 发挥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本学科中的每个教师,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到

14、教育教学研究中来。每人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任务、上一节精品示范课、写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作一次专题性的课题研究课,来完善学科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3、以校本研修为载体: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便于关注每个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使学校更有活力,使各学科课程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应通过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本课题的研究。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制订实施方案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课题组召开开题会议,完成开题报告;落实课题人员分工;设计调查问卷,分年级了解学生文言文知识掌握情况;课题组成员组织理论学习。2第一期实验研究阶段

15、: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学习理论、研读教材、探索实践。课题组成员上研讨课,课前有方案,课后评课有问卷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考察学习,购买有关文献研究书籍;观看专家讲座视频;撰写课堂实录、教学案例和论文,发表相关的研究结果;第一期实验小结,安排第二阶段任务。3第二期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提升理论,深入实践;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4课题总结:2014年6月7月:交流、总结、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课题结题报告。七、课题预期成果1整理出可操作性的、可借鉴的、创新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2撰写课堂实录和经典案例分析,总结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本课题研究将历时一年时间,相信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定会得出好的研究成果。1、 本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完备的图书室、性能良好的印刷设备,给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备的硬件保障。 2、 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七年级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