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9183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凤翔县城关镇中学 严惠琴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比以前更清楚在函数概念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问题设计、反馈练习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过程测评、行为改进是改进教学设计的途径和归宿。其基本关系可以简单表示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练习设计问题设计过程测评行为改进下面以函数概念教学设计为例进行探讨一、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微观分析,所谓教材的微观分析主要是指对教材中单一课时内容进行分析。函数的应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几个基本函数研究函数的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

2、法函数概 念常量 实际问题量 变化范围变量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整式表示实际问题分式表示根式表示首先,理清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节课内容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然后,析出核心内容、内容核心以及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函数单元的知识主线是:(1)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2)函数的基本性质(3)函数的简单运用;思想方法主线是研究函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运动变化、对应联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化归的思想方法。最后,正确领会正文、例题、习题的编写意图。教材通过描述地球有关特征的一些数量,让学生回顾我们经常遇到的各种数量;问题1具体讨论有关长度的数量问题,引入变量与常量的概念;问题2让学生通过

3、计算、填表,体会两个变量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含义;在讨论问题1、2的基础上,对函数的概念进行归纳;通过几个生活中的实例(例题1、2),说明两个变量相互依赖关系有多种方法,巩固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其中例题1、2都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设计的,要引导学生体会,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主要看这两个变量是不是存在着确定的依赖关系;而通过例题2,要让学生进一步看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方法,不是只有解析式,还有图、表,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的表示方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能用解析式表达函数即可,因此课后4道习题均是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其中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

4、,需要学生举出函数的实例。教材中的练习分别以具有生活背景的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为载体的两个函数,要求指出其自变量、函数,并写出解析式。这些题的作用是对本课时的核心内容的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对函数概念核心的理解和对变化思想、对应思想的感悟。并能体会出函数解析式是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等式描述,是在明确谁是变量的前提下得到的数学表达式,因此,从逻辑上讲,是先确定变量,再有函数解析式,而不是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有变量。2、对教材宏观分析,所谓宏观分析是指将教材内容放在整个数学学科的大框架之中,或将教材内容放在教材体系之中,加以分析研究。首先,应该明确教材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上海课程标准给出的函数概

5、念教学要求: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值域等概念;知道常值函数。全国课程标准给出的函数的目标是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析此目标,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行为要求,即:通过简单实例,说出变量、常量的意义。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能识别变量与常量。能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函数,并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能举出可用函数表示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值得注意的是,课标中的具体目标是学生在本学段学习结束时在认知等水平上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不是当前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求,更不是学生学习的最高标准。其次,要熟悉教材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函数,初中数学主要研究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高中数学重点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以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以及解析几何中的曲线方程(其实是一类隐函数),这些内容在中学数学中无论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居于重要地位。作为初中数学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数与

7、代数”,其“四大主干”的三个数、式、方程(不等式)都可以用函数来“统帅”(另一个主干是函数自身):数集的发展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研究作了准备;“式”是函数关系的重要表达形式,“式”也可以看做是关于式中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函数;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则可以理解为使左右两个函数值相等或不等的公共定义域的子集。显然,函数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函数的概念是本章内容的基础,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线性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一次函数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仅体现了“数与代数”领域中重要知识点函数、方

8、程(组)、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更加突出了函数的核心地位。最后需要将教材内容放在整个数学学科的大框架之中,从宏观上了解它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本节内容中的函数概念,它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的引入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使常量数学进入变量数学,实现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许多数学分支(如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展开研究的,函数已成为整个数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二、学情分析1、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在小学时学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乘法口诀,就体现了运算说,一种对应关系。还有按

9、规律数火柴棒的经历,也体现了一种对应。学生在六年级上学期学习圆和扇形时,就初步感知了两个变量的依赖关系;学习数据的表示(统计图表)时,认识数字与图形的联系和对应关系。六年级下学期学习数轴时,初步接触点与数的对应;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认识二元方程中两个未知量取值的不确定和确定的依赖关系;学习一元不等式时,认识符合不等关系的一类量;在几何教学中,函数关系的例子非常多:像线段中点的定义、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就揭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两个角互余、互补,揭示的都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不断渗透变量的意识即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变量,且变量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

10、相互联系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知识使学生熟悉把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方法,为函数的代数和几何方法的结合打好基础,为后来函数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的值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变量的认识、树立初步的函数观念的良好契机。数、字母、代数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数、自变数、函数之间的关系。代数式本身就是代数式所含字母的函数(函数解析说),代数式求值实际上就是给自变数一个确定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感受到变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代数式的值与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感受到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七年级下学期学习实数轴时,认识了实数与数轴上点

11、的对应关系,实数大小的变化与实数轴所对应点的运动依赖关系;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建立平面上的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上述分析表明,课本在正式引进函数概念之前,早已结合有关知识,渗透了函数的概念和对应的思想:通过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可以很好给学生渗透一些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变量的变化范围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学习平面上的点和有序实数对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生学习函数的图形做好了准备,此外,方程(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等式的学习以及有关几何量的计算,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两个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体会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都为学生学习函数知识作了很好的准备!此阶段可谓概念渗透阶段,使学生逐渐认识

12、变量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可能存在的难点分析一般地,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四次大的难关: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初一)、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初三、高一)、有限到无限的过渡(高二)。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以函数要领的引入为标志,宣布了数学问题的研究由处理相对稳定的数学问题进入处理运动、变化的量与量关系的数学问题的领域,抽象层次的再一次提升;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出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过渡的这一难关。在函数概念认识上,谁是自变量,谁是函

13、数,学生同样存在困惑。实际上,把一个变量叫做函数是相对的,这里,他一方面是指,它必须依赖于(即相对于)某个成为自变量的量,例如,一辆汽车用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S可以看成时间t的函数。而不是说,路程这个量,命中注定是函数,我们也可以把时间看成路程的函数。另一方面,在有些问题中,路程可能就是一个常量。在初中阶段,为降低要求,常常会指明谁是谁的函数。在函数概念的认识上还会存在因果关系的误解。我们说“y是x的函数”并不意味y和x之间有什么实际生活上因果关系,或计算关系。有的老师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说“函数和它自变量的关系是,你变,我也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当自变量在它的

14、允许取值范围内取不同数值时,并不要求函数也取不同值。例如对于地铁路线来说,票价是站数的函数,但站数取1,2,3时,票价都是3元。如果改成“你定我也定”,则不但是准确的,而且入骨三分。三、问题设计本节课,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设计如下问题:问题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表,再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t时12345s千米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行程问题出发引出常量、变量,暗含要先确定变量,才有函数解析式。问题2、下面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则所用火柴棒根数y(根)与正方形个数n(个)之间的关系为_.设计意图:找规律是

15、小学里常见的题目,学生并不陌生,答案得出的方法也很多。关键是体会出y与n是两个变量,且知道一个,就知道了另一个,感受到它们之间确定的依赖关系。填表输入x(任意一个非负数)显示y(计算结果)按键=问题3、在计算器上按下面程序操作x01234567y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问题4图设计意图:通过输入输出图显示函数关系,让学生体会函数的本质属性对应。同时为后面引出函数解析式,并且知道解析式可以是有理式也可以是无理式且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埋下伏笔。问题4、某气象站测得当地某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指出0点、3点、8点、14点、24点的温度各是多少?设计意图:感受到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方式除了有解析法,还有图像法。本问题放在这里还为后面验证“谁”是“谁”的函数埋下伏笔,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体会到温度度T称为时间t的函数,但时间t不是温度T的函数。问题5、近年来上海市区的环境绿化不断得到改善,下表是上海市区人均绿化面积变化的一些统计数据,观察说明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绿化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人均绿化面积(m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