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894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半年经济社会开展情况汇报 XX县区经济社会开展情况汇报 中共XX县区委XX县区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日 现将我县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及2023年的工作思路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经济社会开展情况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持续不减的下行压力,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开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8亿元、增长8.4%,完成财政收入29.1亿元、增长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5亿元、增长16%,实现效劳业增加值20232.6亿元、增长7.4%,实

2、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1亿元、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到达228.3亿元、增长16.3%。 一坚持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着力提升创新开展能力。2023年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亿元、增长27%。新认定省级研发平台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授权创造专利32件、实用新型专利230件,全社会投入研发经费4.4亿元、增长29%。二是全力推开工业转型升级。兑 现落实减税优惠政策,减免税费3.3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工程21个,培育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6家。三联纸业退市进园,和鼎轮胎

3、、浙泰不锈钢实施战略重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16亿元、增长20%。支持和鼓励企业直接融资,中草香料成功登陆“新三板,国泰汽车零部件完成挂牌前期,清理“僵尸企业7家,盘活土地资源127.8亩。三是积极改善农业供应结构。促进粮食绿色增效,全年粮食总产到达122万吨。逐步扩大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累计流转土地80万亩,占确权土地面积的42%。新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2个,“荆涂石榴酒、“金皖糯糯米荣获省名优农产品金奖。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6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23家。四是大力促进三次产业开展。着力打造物流+电商+金融的效劳业体系

4、,新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2023家。怀远电商孵化园入围省级示范园,淮商集团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成电商特色小镇3个、电商示范村18个、电商农村效劳站点435个,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建成惠农金融效劳室精品示范点15个、惠农金融效劳室与电商融合点64个。 二统筹城乡建设,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建设方面。实施大建设工程65个,完成投资72亿元。卞河路等21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涡河五桥桥梁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完成棚户区改造15.1万平方米。完成淮凤苑小区等4个老旧小 区改造,“六小工程正加快实施。榴城公园开工建设,城市规划馆、全民健身中心对外开放。城市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

5、理体系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建成区实现环境卫生社会化效劳全覆盖。农村建设方面:实施1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73个中心村建设,顺利通过20 15、2023年度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荣获XX省2023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农村陈年垃圾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行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建成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工程8个,完成改厕1.4万户。 三深化改革开放,内生动力有效激发。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进一步稳固。“一户一块田改革稳步推进,204个村民组完成“一户一块田改革,互换并地面积2023万亩

6、。医疗卫生保险制度改革、提升开发区创新能力建设改革、重点镇简政放权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二是不断提升招商水平。成功举办第三届石榴节投资环境说明会,北京网库、米老头休闲食品、万华生态秸杆板材等工程实现签约。全年签约亿元以上工程30个,实现亿元以上工程到位资金118亿元、增长12.4%,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87亿美元、增长2023.5%。三是大力开展民营经济。全面实施企业登记“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制度,积极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减少流程环节206个,减少收费事项14项。全年,新增注册企业120230家、 个体户4300个。6家企业获得“XX市知名品牌称号,新增“安徽名牌产品企业5家,9家企业获得商标

7、质押贷款5300多万元。 四改善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再增强。一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全年用于脱贫攻坚资金2.7亿元,完成4357户2023405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超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到达贫困县摘帽标准。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累计实施到村产业扶贫工程276个,新建扶贫车间17个、扶贫基地371个。开展技能脱贫培训903人,开发居家就业岗位788个。资助贫困学生6118人次,农村贫困人口享受综合医保补偿20.4万人次,12023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新房,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6亿元,元月中旬,国家第三方评估监测得到较好评价

8、。二是不断加强民生建设。投入民生保障资金21亿元,大力实施31项民生工程。发放各类低保金1.4亿元,完成17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新解决14.6万农村人口平安饮水问题。全国第27个“钱学森班落户怀远一中,教育、医疗、文化等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三是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粘土砖瓦窑企业、稻米加工和畜禽规模养殖四个专项整治,关停、整治相关企业772家,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办理国家和省两级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111起,整治整改交办的环境问题12023个,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城西垃圾大塘生态环境 整治、涡北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问题按时限要求完成了整治任务并

9、予销号。全面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初步构建了河长制、林长制执法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pm2023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7.2%。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新造林面积8757.7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到达18.95%。秸秆禁烧实现全年全域卫星监测“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7%。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ppp工程治理模式,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4个。龙亢污水处理厂挂网招标,经济开发区和龙亢开发区集中供热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确保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 二、县域经济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指标下滑明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和消费要素约束政策趋紧,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乏力。2

10、0 15、20 16、2023年gdp增速分别为9.7%、9.4%、8.5%,呈逐年下滑态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我县工业投资已连续22个月为负增长。2023年最为明显,下降了38.8%。财政收入增长乏力,2023年我县财政收入目标为32.5亿元,目前部门上报数为29.5亿元,缺口3亿元,实现预期难度加大。 二重大工程支撑缺乏。我县目前在手2023亿元以上重点工程只有8个大富机电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园工程三期、和鼎招商重组及产能提升工程、万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工程、毅德城工程、年家窝棚户区改造工程、淮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工程、g329淮上区卞和路、 g345黄疃窑大桥淮南界,其中产

11、业类工程仅3个。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明显感到社会资本投资动力缺乏,招商本钱较高,落地困难。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农业占比过大,2023年全市二三产占比到达86.2%,我县二三产占比仅为76.8%;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的商品、工业品转化率较低,缺乏包装和品牌,加工层次不高,缺少特色。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投入较大,农民增收缓慢;工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三产效劳业所占比例较小,仅为35.2%。 四县级财政负担太重。县级财政依赖转移支付,属于勉强“吃饭的财政,自给率较低,调控能力有限。财税结构不合理,政策性税源多、一次性税源大、非税收入占比高,好看不好用,2023年我县房地产业占17.3

12、%、再生资源业税收占24.1%、非税占15.5%;制造业占比仅为2023.3%。全县规上企业285个,实现增值税的49个,税收质量好的企业数量不多。乡镇财力缺乏,乡镇财政收入仅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4%,村级集体经济根底薄弱,2023年全县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为8.2023万元。 三、2023年工作总体安排与打算 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开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

13、部署,力求在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推动经济和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2023年我县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20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在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根底上,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坚持工业强县开展战略不动摇。一是加强开展平台的整合,按照“一县一园区的要求,整合县经济开发区和龙亢经济开发区,重点在活化工作机制,加强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环保设施,完善商业和效劳配套上下功夫,提升承载能力。二是集中力量建设食品

14、科技产业园和现代环保示范产业园,扩大招商,招大引强,培植新的增长点。三是积极推动企业资产重组,盘活存量,改组改制,腾笼换鸟,帮助浙泰不锈钢等困难企业走出困境。 二深入推进农业供应侧改革。坚持稳总产,提单产,腾空间,调结构。全力推进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供应侧结构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以上谷农贸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好上谷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其贸易功能,网络功能,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的供侧能力与水平。积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一户一块田试点,在防范风险的根底上,扩大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 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开展水平。 三聚力推动现代化效劳业开展。加快我县现代效劳业开展

15、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继续抓好白乳泉景区、毅德城、五金大市场、上居建材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的同时,在引入新业态,引进新模式上下功夫,花大力气招商引进知名企业,重点打造汽车贸易智慧园和现代效劳业物流园,补齐我县现代物流业开展的短板。 四在重点镇建设上取得突破。围绕包集、河溜、常坟三个重点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经济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深入研究行政管理的机制体制,进一步赋予三个重点镇的自主权,坚持规划先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三个重点镇的开发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产城连动,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管理有序,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乡村小镇,以满足广阔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需求。 五着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着力抓好污水、垃圾和厕所整治的“三大革命,按照人口规模,实施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装配式污水处理设施和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三个层次,运用ppp工程建设运营模式,实施全县集中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工的全县城乡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置一体化的工程建设,力争下半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农村厕所三年整治规划进度,完成全年3万户改造任务, 到2023年实现农村厕所的整治工作全覆盖。 六全力推进城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