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67660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和祖父的园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祖父的园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和祖父的园子一、 教学内容的分析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19篇课文,本文节选自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本文语言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图,又勾画了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的农家小姑娘形象,正如作家茅盾所说的,萧红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文中的菜园子更是我的精神园地。二、 教学对象的了解五年级的学生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文大意,但对萧红熔铸于生机勃勃菜园

2、背后的浓浓情感,包括对欢乐童年的怀念之情,对祖父的思念之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难以深刻地体验、领会,教学时应特别留意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深层情感。三、 教学理念的确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语言,体验美的情感,吸收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于叙事性作品,能简单的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四、 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教材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除常规目标外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识字新词外,我还特别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本节课的教学

3、重点难点是体会萧红在回忆园子欢乐童年、自由生活的背后的丰富情感,领会、学习、积累萧红富有个性的语言和写法。五、 教学策略的运用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我在情境教学法的指导下,运用朗读、想象、练说、联系生活等策略,进行教学。六、 教学流程的展示(一) 音乐激趣,回忆童年上课伊始,在欢快轻松的童年这首歌中走进教学,我先讲诉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之后,我相机出示课后的作家卡片,自读作家卡片,提问“为什么茅盾称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呢?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通过音乐唤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联系生活,激发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 初读课文

4、,初踏“园子”这一环节,我布置初读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在学生充分的读与思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在展示初读成果是,我成先生字词,指导学生读正确、明意思、写端正;我通过随机抽取、组间套站朗读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保证“书不读熟不开讲”;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大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对人物的的形象有所了解。(三) 走进作品,融入“园子”这是精读部分,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因此我拟分两步进行:感受园内生活的自在和感受园内景物的自由。1、 感受园内生活的自在通过初读,学生对萧红笔下的园子生活有所了解,我将这样过渡:这样热闹的园子,祖孙俩的生活更

5、是别具情调,读一读课文的3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眼里,祖父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看看“我”和祖父在园中都做了些什么? “我”是怎么做的? 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用心体会并圈画出来。在学生交流、品析后,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教学第12段:课件出示文字。“我”是怎么浇菜的? 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抢、拼尽了力气、一扬、大喊着。把水往天空里这么一扬,你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 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这里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联系想象说话。 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

6、”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么样,就想做什么,就“我”完全是。【点评: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其表达效果,在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品读感受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语言的细腻传神。】2、 感受园内景物的自由引导学生品读第13自然段,体会萧红笔下园内景物的不同寻常,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画下来,同桌交流。这一段我主要抓住写作的特色,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体会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看起来似乎是啰唆,实际朴素灵动的文字更能表现园中景物的自由。交流感受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

7、出自由,读出欢快。然后展开想象,情景练写,还有哪些植物呢?模仿文中的句式进行。(四) 资料拓展,感悟自由源泉这一环节,我将提问学生:在别人的园子中“我”可以这样做吗? “我”在祖父的园中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是怎样的?通过品味文中的“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引导学生体会祖父的笑中有慈祥,有宽容,有疼爱,有呵护,有教育,祖父的笑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 祖父的笑和爱一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然后课件出示,课文还有一处直接写祖父的:“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资料拓展:萧红一生坎坷,母亲早逝,父亲对她十分冷酷,唯一疼爱她、呵护她的只有祖父,祖父是她最亲的人。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所享受到的爱和自由成了她一生的憧憬和追求。【点评: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感悟祖父“笑”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由表及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再现立体的、形象鲜明的祖父,体会祖父和“我”之间的浓浓亲情。】(五) 走出作品,回首“园子”结合板书,许多年后,唯一疼爱我的祖父不在了(擦去祖父),自由的园子也没有了(擦去园子),我的快乐与幸福也渐渐消失了(擦去我),剩下的只有生命最后的作品呼兰河传,课文后的作家卡片介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还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课后读读这部作品,体验萧红笑容中有泪花,困难中有花香的感情。【由于作品的风格和课文的风格不一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名著选入教材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学字、学句,所以引导学生去读原著,从一篇课文走向一部书,引向语言的殿堂,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自在与欢乐 爱 自由与生机 全部擦去后只板书:呼兰河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